名著复习之《革命烈士诗抄》.一、编者情况萧三(1896—1983)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原名子暲,湖南湘乡人。.二、成书过程初版:1959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仅收录了39位烈士的82首诗词。再版:1962年,增订增加了50位烈士的102首诗,总共收录了89位烈士的194首诗词。.三、主要内容收录的是自建党以来各个历史时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烈士们的代表作品。是按照烈士们牺牲先后为序的,收录的作品中最早为革命献身的是李大钊。既有共产党人,、分类《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诗按诗体分,包括古体诗和现代诗,以古体诗居多按内容分(1)狱中诗(2)绝笔诗(3)就义诗(4)(1)狱中诗。描写了革命者在狱中所受到的酷刑,表现了革命者忠贞坚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如刘绍南的《答敌人审问》等(2)绝笔诗。表达了诗人勇于为革命牺牲,为了人类的正义事业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如周文雍的《绝笔诗》等(3)就义诗。临刑前夕或直接在刑场上写成的,为了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如杨超的《就义诗》、帅开甲的《两行》、夏明翰的《就义诗》、刘绍南的《壮烈歌》(4)写实诗。用写实的笔法描写了清政府或国民党统治下黑暗的社会现实,此类诗充满鼓动性,激起群众与封建剥削阶级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如欧阳梅生的《试笔诗》、夏明翰的《金鱼》《童谣》、彭湃的《劳动节歌》.五、现实意义(1)思想价值。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这些诗作大气磅礴、境界高尚,而且脍炙人口,对人的精神有极大的震撼、提升作用。(2)文学艺术价值。从艺术水准上来说,“烈士诗歌的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萧三语),他们的艺术技巧水平是不平衡的。(3)历史文献价值。.优秀诗歌赏析绝笔诗周文雍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带镣行刘伯坚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就义诗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名著复习之革命烈士诗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