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传热学总结.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传热学总结不同热环境下的人体热感觉衡量室内环境是否满足人们要求的标准就是热舒适指标(fortindex),室内环境中影响人体热舒适感的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环境辐射温度和垂直温差(车内是否考虑?)等。在此,我小结了人们对于热舒适研究的历史:1913年,希尔提出头宜凉、脚宜热、辐射热与气流应有变化、相对湿度要适中的人体舒适度标准建议。1923年Houghton和Yaglou确定了包括温度、湿度两个变量的裸体男子的等舒适线,并由此创立了对热环境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有效温度指标ET(EffectiveTemperature)。1937年Pierce研究所的Gaggle引用了描述人体排汗时身体状况的皮肤湿润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于1971年提出了新有效温度ET*(EffectiveTemperature)指标,该指标综合了温度、湿度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适用于穿标准装和坐着工作的人群,并已为ASHRAE55-1974舒适标准所采用。随后,又综合考虑了不同的活动水平和服装热阻的影响,提出了众所周知的标准有效温度指标SET(StandardEffectiveTemperature)。1976年McIntyre提出了主管温度(SubjectiveTemperature)指标,并给出了计算公式。该指标将人体变量和环境变量分开,更便于实际应用。McIntyre认为在气流速度较低(v六十年代,对舒适的研究在美国得到了发展。美国暖通空调工程师学会在卡萨斯州立大学环境实验室曾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了有关舒适度条件的数据,这些数据成为丹麦工业大学Fanger教授的舒适方程的基础。Fanger教授将得到的数据资料与人体产、散热的物理方程相结合,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舒适方程,这一方程将环境的物理变量与人体新陈代谢及服装隔热等个人变量联系在一起提出了PMV(PredictedMeanVote——预测平均评价)、PPD(PredictedPercentageofDissatisfied——预测不满意率)等标准尺度,经测试验证了其确性,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七十年代,旨在认识人体舒适的研究工作的规模便日益扩大,研究的领域也从环境的热感觉也从环境的热感觉问题扩展到涉及整个的热刺激领域。在人体热感觉的研究历程中提出了很多评价性的指标,这些指标都是十分有用的。(指标总结ing~)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些重要结论,主要分为相对湿度、空气流速两个方面:Novins在实验中得出:℃与相对湿度提高10%对人体舒适度产生的影响是等效的,且发现在人的新陈代谢率较低即小强度运动的时候相对湿度的改变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较小,但是当人的活动量增大的时候,像湿度对人体舒适度

传热学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9483866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