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2009 师太,你是我心中的魔,贫僧离你越近, 就离佛越远……初中的体育老师说: 谁敢再穿裙子上我的课, 就罚她倒立。 2009 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起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 、长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 ,血管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3、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骨髓。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 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修复有关; 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4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 它使骨具有韧性。无机物使骨具有硬度和弹性。 5. 青少年时期, 骨中有机物含量大于 1/3 , 无机物含量小于 2/3 , 这样的骨弹性大、硬度小, 易变形。所以青少年应养成坐、立、行正确姿势。 6 、关节通常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结.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7 、人体有 206 块骨,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两大部分, , 600 多块骨骼肌. , 、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刺激来自于神经传来的兴奋. ,骨骼肌的收缩要受到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还要消耗能量, 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8 、一个运动通常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运动是以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10、水中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 陆地上的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空中的主要是飞行. 11 、涡虫在光照下舒展身体, 电击时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这是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 也称为本能行为. 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在多次“光照—电击”的配合下, 最后只要给光照, 涡虫就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这显然是经多次“光照—电击”结合, 涡虫学习得到的行为. 所以这种见光收缩身体的行为属于后天性的学习行为. 12 、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学习行为,本能和学习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13 、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可以分为: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 14、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有: 观察法和实验法。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观察法, 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和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实验法。 15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因此,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是消费者。 16、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 通过吃与被吃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有利于生物之间协调发展。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 并破坏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与平衡。因此说, 植物和动物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17 、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18 、据统计,我国的脊椎动物有 6300 多种,占世界动物种类总数的 14% 。 19 、我国的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其中闻名世界的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等都是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我国长江中特产珍稀濒危动物。 20、动物多样性包括:①物种多样性、②遗传多样性、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物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各自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因此,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21、动物多样性就需要在①遗传物质、②物种、③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①就地保护、②易地保护、③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就地保护是目前最有效的措施。 23、我国为保护大熊猫和金丝猴, 在四川省建立了卧龙、王朗等自然保护区。 24 、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5 、有些微生物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等,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能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属于生产者。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 26、制作泡菜、酸奶和青饲料的贮藏, 其原理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27 、大多数的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蓝藻和酵母菌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真菌等;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28、一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植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 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这
2009年初中生物会考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