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doc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全省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4)91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5)2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推进我县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一) 总体要求以满足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日常宣传、应急信息快速发布为主要目标,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依托现有的广电有线网络和中波无线网络,构建省市县三级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有效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公共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加快实现XX科学跨越提供有力保障。(二) 目标任务到2015年底,全面完成县、乡镇(街道)、村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和180个行政村应急广播的覆盖任务。二、总体架构按照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标准和省、市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要求,我县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包括1个县级农村应急广播中心、14个乡镇(街道)和180个行政村平台、1个传输覆盖网络、公共和个人两类应急接收终端。(一) 县级农村应急广播中心县农村应急广播中心承担县级应急部门的信息发布任务和省级、市级中心转发的应急广播任务,负责全县农村应急广播体系的统一管理和运行维护。县农村应急广播中心由信息制播平台和调度控制平台组成,其中信息制播平台承担应急信息发布需求接入和内容制作等工作,调度控制平台承担应急信息覆盖网络调度和应急广播效果评估反馈等工作。(二) 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平台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平台分别承担本乡镇(街道)和行政村信息发布和上级转发的应急广播任务,负责各自平台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等。(三) 农村应急广播传输覆盖网络立足于常规性应急和极端性应急两种状况来统筹规划,分为有线应急广播和无线应急广播两大部分。有线应急广播。农村应急广播体系的主要覆盖网络,主要满足日常宣传普及和常规性应急工作。其主要功能要求是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五级联网,确保全省联动、可管可控。我县有线应急广播采用基于广电IP数字传输模式和基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模式两者相结合的技术模式。无线应急广播。农村应急广播体系的补充覆盖网络,依托省中波转播台,主要满足如停电、停网、通信中断等极端条件下的应急信息发布工作。其主要功能是确保当有线覆盖网络中断时,应急信息能够快速激活相关接收终端实现播出。(四)农村应急广播接收终端按照部署的位置和覆盖的人群,分为公共接收终端、个人接收终端两类。公共接收终端。公共接收终端采用基于广电IP数字传输模式,主要部署在行政村广播室和农村人口密集区、救灾避难场所等公共区域,必须具备独立扬声器,支持有线、中波两种方式强制唤醒,并预留唤醒接口与应急广播其他传输覆盖手段对接。个人接收终端。个人接收终端采用基于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模式,主要部署在农户家中。有线接收终端通过电视机或机顶盒内置喇叭,确保处于开机状态就能接收应急信息。无线接收终端主要指安装有干电池的中波收音机。三、工作保障各乡镇(街道)、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按时全面完成。(-)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
推进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