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地方标准编制说明.doc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标准编制说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局2016年8月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工作过程及目的意义1、 任务来源为了保护关岭火龙果的品质质量与品牌知名度,关岭县人民政府于2015年7月决定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关岭火龙果为地理标志产品,经一系列的申报工作,于2016年7月4日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63号公告批准关岭火龙果为地理标志产品。随即,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省级地方标准在贵州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立项,由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提出,联合关岭自治县农业局、关岭自治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岭果树蔬菜工作站协同贵州省地理标志研究中心一起开展实施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2、 工作过程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及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63号公告发布的关岭火龙果质量技术要求制定。3、目的意义将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省级地方标准,将会加快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后期实施监管,开展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标识的使用,以促进关岭火龙果产业健康有效的发展,提高关岭火龙果的知名度,发挥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的比较优势,提升关岭火龙果的品牌形象,让关岭火龙果产业真正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促进关岭火龙果标准化示范园区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关岭火龙果的种植及加工标准,以此标准制定为契机,带动关岭火龙果生产企业在生产加工,检验销售有标可循,以此促进和推动关岭火龙果生产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二、标准主要内容和指标确立依据本标准各项要求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告[2016]年第63号中关岭火龙果的质量技术要求确立,标准格式要求按照GB/-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同时标准编制内容参考了农业标准NY/T5256-2004无公害食品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商业标准SB/T10884-2012火龙果流通规范;省级地方标准DB440100/T102-2006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B12/T453-2012火龙果设施有机栽培技术规程、DB44/T1326-2014红肉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B45/T1019-2014有机产品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B45/T475-2008绿色食品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B45/T877-2012无公害食品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B52/T610-2010火龙果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52/T611-2010贵州喀斯特山区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三、标准编制主要内容的详细说明本标准在国家质检总局实施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公告[2016]年第63号中关岭火龙果的质量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添加了“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同时根据需要,增加了附录A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1、 自然环境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关岭火龙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技术要求中的立地条件,结合当地种植的火龙果生长特点总结出适宜关岭火龙果生长的自然环境。火龙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喜光耐阴、耐热耐旱、喜肥耐瘠。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春夏季露地栽培时应多浇水,使其根系保持旺盛生长状态,在阴雨连绵天气应及时排水,以免感染病菌造成茎肉腐烂。其茎贴在岩石上亦可生长,植株抗风力极强,只要支架牢固可抗台风。2、 要求本标准要求中的品种、栽培管理、施肥和采收指标的确立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63号公告批准发布的关岭火龙果质量技术要求进行编写,并根据实际生产操作及考虑未来可发生的生产操作形式,在施肥上增加微生物肥料的使用,并对肥料的质量和使用规则做出了规定。关岭火龙果质量技术要求是由国家质检总局所组织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审查通过的,原质量技术要求的起草是根据DB52/T611-2010贵州喀斯特山区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并结合关岭火龙果实际的种植生产过程而编制出的,根据地理标志产品审查要素,关岭火龙果质量技术要求仅对关岭火龙果独特的和必要的种植生产过程进行要求,在关岭火龙果在实际生产中能起到最基本的规范要求,因此,本标准的编写不对质量技术要求所给出的内容做过多的添加。3、,参照SB/T10884火龙果流通规范,并根据消费者在购买火龙果时对火龙果的感官判断,选择色泽、单果重、果形、果面缺陷、果肉五
地理标志产品关岭火龙果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