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信使”
无为县红庙初级中学范中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谱。
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认识电磁波的存在,应用类比的方法,初步了解电磁波的特征。
2、与机械波类比建立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
3、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电磁波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 1、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电磁波的应用
难点: 认识电磁波的存在
教学方法讲述实验阅读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调谐收音机干电池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如果你想很快和远方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该怎么办?
生:打电话。
师:对,打电话有两种,一种是有线电话;一种是无线电话,比如手机。你们是否知道无线电话是靠什么来传递信息的?这就联系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了。
板书 最快的“信使”
(二)新课教学阅读课文P52图19-1 传递信息的方式, 了解几种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
想一想(课文P52) 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信息最快的是哪种?(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一、体验电磁波(板书)
活动1:我们身边的电磁波
师:家里的固定电话是用电流传递信息的,而飞机上的飞行员与地面指挥员的对话不可用电线,而用“无线电通信”,日常生活中的收音机、手机等都是
用无线电方式传递信息的。
当导线的一端跟电池的一个极相接,再用导线的另一端时触时断电池的另一个极时,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咯咯”响声,而导线两端同时接在电池的两个极(短时连接)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很大,但没有发生变化,收音机没有发出“咯咯”响声。
问题:导线的另一端时触时断电池的另一个极时,导线中的电流有什么特点?(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
启发:手持小木棍上下振动,当小木棍下端接触平静的水面时,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水波。
类比:当导线的另一端时触时断电池的另一个极时,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发射电磁波。
讨论:两部手机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
交流: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二、认识电磁波
师:像水波、声波等各种机械波一样,都有波速、波长、频率三个特征。可用波形图来描述。学生看课本P54图19-3
1、定义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或通以高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导体就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的一种波。
2、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用c表示, 单位:米/秒(m/s ) .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等于光速,c=×108m/s .
3、波长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用λ表示,单位是米(m)。
4、频率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
常用单位: 千赫(KHz )、兆赫(M Hz)。
1 M Hz =103 KHz 1KHz=103 Hz
5、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 c=fλ
活动2:观察收音机的表盘
(1)观察收音机刻度盘上:MW SW KHZ MHZ的含义
( 中波、短波千赫兆赫)
(2)开启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某个地方广播电
19.1最快的“信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