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剖析与思考目前,一些省市自治区高职教育仍全部为专科层次,但高职教育作为完整高等教育类型,亟需完善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河南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就是现阶段为构建与完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所进行有益剖析与尝试。一、国内外开展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实践(一)国外开展高职本科教育实践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已有几十年历史。如美国普渡大学在1967年开设了市场营销、商业行政管理等高职技术相关专业,学生毕业时可获学士学位证书。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广泛推广“生计教育运动”,促使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形式与内涵上进一步融合,约300所左右高校相继增设了高职类本科专业。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联邦德国开始逐步将一些三年制高职院校升格为四年制应用技术大学,进一步提升了联邦德国高职教育办学层次与整体实力。(二)我国实施高职本科教育主要途径及模式主要途径:普通本科高校举办“高职学院”实施本科教育;普通本科高校直接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高职高专院校升格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一些高水平高职院校优势或特色专业实施高职本科教育;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合作联合开展并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是以湖北为代表“3+2”培养模式。如湖北工业大学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3年,学习期满后,经考核测试合格,进入普通本科高校进行为期2年学习[2]。二是以天津与浙江为代表4年制培养模式。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3]、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工商大学等实施本科教育。三是以广东为代表“2+1+1”、“2++”培养模式。如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采用2+1+1模式[4],即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在本科高校就读,第五至六学期在高职院校就读,第七至第八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广东嘉应学院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采用“2++”培养模式,即学生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在本科高校就读,第五至七学期在高职院校就读,第八学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二、河南实施高职本科教育试点院校、基本原则、最终目标及责任划分?点院校:河南省政府根据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总体要求,结合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意愿与发展定位,确定一批具有代表性试点高校。首批试点高校多数是正在谋求转型发展本科高校,试点高职院校都是国家、省级示范性或骨干高职院校。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与河南化工职业学院等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开始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具体见表1。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引领。二是坚持分类推进与需求导向。按照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技能型人才需求,科学定位高校人才培养类型、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等,提高高校主动适应人才市场变化能力、促进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能力。三是坚持顶层设计与综合改革。加强高职教育顶层设计,增强高职教育改革整体性、系统性与协调性。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统筹作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融合。最终目标:引导一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促进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或骨干高职院校做大做强;试点高校就业质量显著提高;服务河南区域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更加完善。责任划分:本科高校主要负责招生与录取,学籍管理,毕业证、学位证发放等工作。高职院校主要负责学生学习地点保障,日常学生管理,日常教学与管理,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性教学及其管理,顶岗实习与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工作。双方共同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督。三、河南省本科高校与高职院共同举办校本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一)本科专业设置河南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本科专业设置既充分发挥了本科高校专业优势与高职院校专业特色,又对接了河南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如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为河南省重点学科,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专业、省级骨干专业。根据双方学科优势与专业优势,2015年共同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郑州轻工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5];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一体化专业是河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品牌示范重点建设专业、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根据双方学科与专业优势,2015年共同举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等,详见表2。(二)强调学生技能培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整体思路是以培养河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一线本科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示范引领、试点推动,促进高职本科教育更
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共同实施高职本科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