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上海与广东积分落户政策比较.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上海与广东积分落户政策比较 1 、上海市“人才优先”的居住证积分制及向户籍的转化 2013 年7月1日, 上海市颁布《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 正式实施居住证积分制度,从而在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次改革主要面向上海市内的非户籍常住人口,实行权责对等, 梯度赋权。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取消此前人才居住证和一般居住证的差别,统一实行积分制管理; 第二、综合确定积分指标。积分指标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组成。涵盖年龄、教育背景、投资纳税、社保费缴纳、计划生育、刑事犯罪记录等方方面面第三、政策倾向方向。对上海市紧缺急需专业,在上海投资纳税及拉动就业的人员给予加分;对在环卫等特定公共服务领域就业在临港区域等一些重点发展的远郊区域工作并居住的给予加分; 第四、在积分数值的确定上,偏向年轻、高学历、高技能、高投资纳税能力、高收入的人才。年龄在 56 周岁到 60 周岁范围内, 可积 5分, 每减少 1 岁增加 2 分;学历越高积分越多,最高的博士研究生学历积分可达 110 分; 取得技能类国家职业资格从五级到一级, 积分可由 15 分升至 140 分;在上海市工作并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每满一年可积 3 分等; 第五、根据积分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务:第一梯度是在上海市居住三日以上的外来人员申办的临时居住证。他们可享受计划生育、基本公共卫生、证照就业等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第二梯度是上海市居住证的持证人。他们能享受到的公共服务包括持证人子女可以在上海接受义务教育,持证人可参加并享受上海社保,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并在上海市缴—2—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等;第三梯度,居住证积分 120 分以上人员,可以享受包括子女可以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其配偶、子女也可按照有关规定参加上海市社会保险,享受相关待遇等;此时,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待遇差别只存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不能投靠,二是不能享受上海市低保,三是不能申请购买共有产权保障房。需要指出的是, 早在 2009 年, 上海市就发布《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 从而打通了居住证与常住户籍之间转化的通道。 2012 年, 此办法正式颁布, 有效期至 2016 年 12月31 日。办法规定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累计满 7 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累计满 7 年,依法纳税并具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条件的持证人可以申请转为上海户籍; 上海市对持证人员申办常住户口实行年度总量调控, 对每年的名额数量进行公布。超出当年调控人数总额的, 依次转入下一年度办理,“只要是排上队的人才,就一定能拿到上海户籍”。在排队次序上,对符合条件的持证人采取“先入围,再轮候”的做法, “入围”阶段向优秀人才倾斜,而“轮候”阶段则按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给予落户; 上海在推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历程是一个渐进地、十分有控制地打开户籍大门的过程, 体现出很强的人才优先的选择特征。但上海作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巨大的特大城市,能以设置一定的准入门槛为前提,不断增加对不同梯度的常住人口的福利供给,并缓缓打开外来人口入户的大门,对于我市科学规划、合理设计户籍管理政策,科学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有很大的启发的。上海市是人才的聚集地,而广东省则是我国的农民工流入大省。相比较上海市人才优先的居住证积分制,广东主

上海与广东积分落户政策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