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情.docx一方水土一方情中国大地幅员辽阔,从南到北跨越了大约五千五百公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音乐也会存在“一方水土一方情”的风格差异,各地的音乐风格都像各自的方言一样,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和情境。如以长江以南、长江以北这种方式划分,南方、北方的音乐风格各自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可寻,因此我们在欣赏地方性音乐风格的乐曲时,对于是南还是北,稍懂音乐的人就不难从感性认知上有大致的辨别。可是往往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谈到理性把握其原委,是需要深入探究的。本文仅以乐曲为例,从旋律、速度、润音、气息四个音乐要素出发,对南北地方性音乐风格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演奏者和音乐听众加深对地方性音乐风格的认识,对南北音乐风格的差异不仅能够意会,而且可以言传。旋律进行在听音乐作品时,旋律是最能带给听众直观感受的音乐首要要素。在旋律进行中,根据音的高低走向而形成上下起伏的线条,称为旋律线。当我们用心去感受旋律起伏时,仿佛有一条高低变化的线在眼前的画面中伸展。我们经常说南方的音乐委婉、细腻,北方的音乐大气、粗犷,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感觉,首先是受到旋律起伏的影响。一般来说南方音乐的旋律多用二度、三度的小幅度的进行,旋律线比较平缓;而北方音乐的旋律进行常用五度、八度等大幅度跳进,旋律线就会跌宕起伏。在具有典型地方性音乐风格的琵琶作品中,一部分来自民间音乐和民歌,通过演奏家、作曲家改编成为琵琶独奏曲,另一部分是作曲家采用地方音乐的素材进行创作而成。《江南三月》是王惠然先生运用苏州评弹的音调为素材发展创作的一首琵琶曲,由快、慢、快三个部分组成,乐曲的快板流畅、轻快、生动,慢板非常抒情温婉。无论是快板还是慢板的旋律,除了苏州评弹特有的八度衬音外,旋律进行大多数是级进或是小跳,在相当小的幅度内,频繁地变化旋律的走向,使之产生一种迂回曲折的感觉,像是苏州园林中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又如同吴侬软语一般平和而不失抑扬的浅吟低唱。《浏阳河》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湖南民歌,由于它亲切的旋律,一直广为传唱,感染了好几代中国人,后由刘德海先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乐曲的各段都是由原来民歌的旋律进行原样的重复,仅在演奏技巧和音域上做了变化。这是一首典型的小幅度旋律进行的乐曲,整首作品仅有三处超过五度的跳进,听起来给人感觉非常自然、细腻。《陈杏元和番》原为河南板头曲,由林石城先生改编为琵琶独奏曲。河南虽地处中国腹地,但大部分地区都在秦岭-淮河以北,因此在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属于北方,其音乐风格也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乐曲讲述的是唐代吏部尚书陈日升的爱女陈杏元被迫前往北国和番的爱情悲剧,作品篇幅不长,仅有六十八小节,以几个乐句加花重复、变化组合而成。琵琶的拉音一般为二度、三度,但在这首乐曲中运用了两组四度的大幅度拉音,将琴弦崩到最紧的状态,左手配合快而小的吟,还运用了多次由高到低的八度滑音。这两种旋律的跳进色彩鲜明,渲染出一种痛苦至极、悲愤交加的情绪,将主人公在和番途中跳崖自尽的心理历程展现在听众面前,感人至深。《秦川抒怀》是曲文军先生创作的西北秦腔风格琵琶作品。乐曲情感浓厚,音乐质朴,旋律中多次出现sol下行到降si的六度大下滑音以及八度的大上滑音,大起大落,将生活在黄土地上人民的那种豪爽、洒脱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音乐旋律听起来开阔大气,苍劲有力。速度特?c渭水风光速度是指音乐进行的快慢,是最简单易懂的音乐要素。
一方水土一方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