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有哪些常见的误区?科普中台 | 2015年06月18日阅读(52001)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感谢您挽救我的生命"。献血不会有损自己的健康,又会挽救别人的生命,为什么这样的好事总是被人们拒绝呢?这是因为人们对献血是否影响身体健康存在疑虑和认识上的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认清这些误区,走向科学健康献血。误区一:抽血都要空腹,献血也一样纪宏文教授指出,献血与医院做的疾病检验不同,不需要空腹。相反,若空腹献血,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较低,很可能会造成头晕等低血糖不良反应,还会产生献血反应。献血反应分轻中重三度,轻度会有点面色苍白,中度可能会出现血容量严重低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虚脱一样的症状,重度可能丧失意识。为了保证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同时避免因大量进补引起血浆脂肪含量过高的现象,献血者可以在献血前一天保持清淡饮食与充足的睡眠。误区二:献血会感染疾病纪宏文教授说,现在我们国家采供血单位都会采用的包括给针头、血袋,耗材都是经过国家质量检疫合格的,严格灭菌的,也是一次性使用的。采到足够血量之后,就把针头毁掉了,包括耗材会集中做无害化处理,所以说是安全,绝对不会传染疾病的。误区三:献血会导致发胖纪宏文教授指出,献血本身不会引起人体发胖。成年人在献血200ml-400ml后不会引起身体不适,适当休息补充营养也不会引起发胖。但有些献血者过分注意营养和休息,摄入营养过多,身体才会发胖。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营养状况而言,健康成年人献血后完全不必进补各类营养品。误区四:献血会上瘾献血既不是吸烟,更不是吸毒,与上瘾物质“尼古丁”,“吗啡”根本不沾边。献血后不会使机体以不正常速度再生血液,更不会因血液产生过多,迫使献血者不停献血。专家认为,这不是上瘾的表现,可以说是爱心的奉献,献血是帮助他人,对自己无害的上善之举,献血者是想做好事。误区五:献血会降低免疫力,
关于献血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