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_全国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_全国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摘要】:一、前一阶段主要工作回顾我区将“校本研修制度建设”项目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是从“区教育局行政推动”、“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持”、“学校主动发展”三个层面分层有序推进。上一、前一阶段主要工作回顾我区将“校本研修制度建设”项目作为区域推进课程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具体是从“区教育局行政推动”、“区教育学院专业支持”、“学校主动发展”三个层面分层有序推进。上半年主要工作回顾如下:(一)进一步加强专业引领力量建设1、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在对中心组成员2007年工作考评的基础上,各学科重新组建2008年中心组队伍,引导中心组成员更好地发挥对全区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作用。2、教研员继续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合作职能。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课堂;教研工作重心前移,研究课程改革,研究教师专业成长。倡导在与基层教师的伙伴合作中发挥教研员的引领作用。3、组建我区的市项目专业引领队伍,并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的研修活动。我区的市项目专业引领队伍包括校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等近20名优秀教师。组织了两次区级研修和参加了四次市级研修活动,主题包括“教师成长档案袋研究”、“教研组建设研究”等。由于研修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参与教师得到很好的启发。4、各学科探索学科报告制,推进学科建设。各学科在每学年结束时,结合平时的视导工作及调研情况,认真总结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在学科报告中,将校本研修开展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考虑方面。(二)加强基地工作,引领学校主动发展1、教研员深入基地学校,指导校本研修的开展,探索相关机制建设。2、经过基地学校的充分主动发展,目前我区已涌现出包括二中、晋元、延河、梅陇、教院附校、沙田、华师大附小等一批特色学校,这批学校的经验做法在2008年初的长沙现场会上作了专题交流,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关注。(三)加强课例研究,引领教师的实践反思1、继续推进课例研究为载体的行动教育模式,探索有效教研活动方式。2、评选优秀课例,发挥课例的引领作用。在《普陀教育》上专栏交流优秀课例成果;同时将近两年的优秀课例成果汇编成《变化从这里开始――普陀区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小幼各一册,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对引领全区教师的课堂实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推选了11篇课例参加市总项目组的评比。(四)开展主题研究,探索校本研修的微观操作技术本阶段主要以“课堂观察技术”为主题,各学科开展实践研究,探索具有本学科特点的课堂观察视角。在各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两次区内的交流,同时组织了5月16日的全市集中研修活动。(五)加强与教科院的合作,推动我区的项目研究1、在教科院总项目组的指导下,我区于2008年底对校本研修开展状况进行深入的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收集一手,经充分分析后形成我区的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综合调研报告《普陀区校本研修现状、问题及对策》,这对我区今后进一步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2、认真组织了市总项目组普陀集中研修活动(5月16日)。这次活动同时也承担着全国校本研修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我区周伟灿院长以一节数学课为例作了系统的课堂观察技术报告;陈非老师交流了创新设计的语文学科课堂观察视角,引起全国和上海市校本研修骨干教师的热烈反响。3、5月20日我
制度建设项目工作计划 全国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