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筑波中心广场日本,筑波, 1983 年地点:新城的市中心类型:主要的城市广场历史:新的公共空间建筑特色:广场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筑波中心广场是筑波科学城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城位于东京以外的一个新城市开发区。这个城区的城市空间与建筑是一个统一的综合体。这个中心广场的设计方案包括了大量的对于城市理念和城市建筑的解释和说明。例如, 它借鉴了罗马的坎皮多利奥广场,但是采用了更具特色的设计和色彩对比。这个广场是以一种诗意的形式于一个“非城市”中存在的“非广场”。筑波中心广场平面图 1:2000 . 日本,筑波 1:100000 筑波科学城位于东京城东北方向 60公里处, 是一个新的城市开发区,拥有一个大学、科学中心、服务设施和住宅区。它修建于 1963 年到 198 0 年,深受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比如按使用功能分区、独立布局的建筑物、道路和人行道分置等。就在这种无序的城市状况中, 197 9年的建筑竞赛获胜者——矶崎新被委托设计一个新的城市中心。这个城市中心的两座相互垂直的建筑中有一个旅馆、一个音乐厅、几家商店和饭店,而且在城市广场的北边和西边形成了一道墙。. 筑波中心广场 1:5000 这个公园的名字还意指迎宾号船, 这艘船曾在 168 2年将威廉·佩恩带到了后来被称为美国的地方。这座公园建于 198 2年,以纪念他到达美国 300周年, 公园所在之所正是威廉·佩恩的故居——板岩屋顶住宅的原址。. 步行区 1:5000 . 从北部鸟瞰筑波城市中心。这个城市的规划反映出现代主义的理想, 这里有独立的建筑以及分置的道路和人行道。. 筑波中心广场。这个城市空间由三个要素组成:一块高起的平台,由白色面砖方格中填充的红色陶石块铺成; 一片下沉的椭圆形区域,以及一个很富戏剧性的过渡区域,由在这两个层次之间的台阶、坡道和喷泉组成。. 广场下沉部分的设计是对罗马坎皮多利奥广场的借鉴, 与这个意大利模式形成对比的是, 筑波广场是用黑色石带勾勒浅色地面,而且中央有一个喷泉。. 泉眼。. 罗马的坎皮多利奥广场。. 就像这个中心本身可以被视为对于周围“非城市”环境的一种诙谐的注解一样, 在这个广场的设计中建筑师也运用了大量的参照与对比。下沉式的广场有着与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马坎皮多利奥广场一样的形式与尺度,只是坎皮多利奥广场是在高地上,而筑波广场是下沉的。. 两个台地之间用台阶、石头造景和流水来过渡,它们的布局非常随意, 与严谨的几何形地面及广场空间并置在一起,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坎皮多利奥广场的地面向着中心的骑马雕像呈拱形抬升,筑波广场的地面则是凹形的, 并在广场中心形成一条水槽,作为广场的水元素的源头。坎皮多利奥广场由深色石头铺地,辅以白色石带划分,而筑波广场地面的色彩构成正好相反。. 广场上层,尤其是下沉的椭圆形场地都是非常安静的城市空间,在平常的日子里几乎没有什么来访者,因为这个
日本筑波中心广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