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对民、汉、英等三语(多语)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培养具备彝汉、彝英语言文化、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经济管理等全面、系统知识的彝、汉、英三语高素质本科人才为目的。注重彝族历史文化、民间资源及西部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系统教育,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译和计算机基础等知识技能的培养。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旅游管理、涉外经贸、新闻传播、翻译、文秘、文学创作等行业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1、掌握彝、汉、英三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与本专业方向有关的新闻、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教育学、行政管理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中国科技史、西方科技史等科技发展理论知识。2、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学理论自学、作品鉴赏能力;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掌握独立获取、接受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基本学制四年四、学分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16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通识平台45学分,文理基础平台34学分,专业平台70学分,实践平台16学分,外语总学分不得低于16学分。五、学位授予本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六、修读要求1、通识平台课程(45学分)学生应在通识平台必修课板块课程中修满33学分,并在通识平台选修课板块课程中修满12学分,其中必须在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农医类模块课程中选修4学分,在人文科学模块课程中至少选修4学分外语课程(彝英双语方向学生不选修G组课程),在就业知识模块课程中选修1学分。2、文理基础课程(34学分)本专业学生应在文理基础平台人文基础课板块Ⅱ模块A组课程中修满16学分,在B组课程中修满10学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彝族文学概论、中国民艺学概论、民俗学概论、文献学必选);并在法政基础板块Ⅱ模块和经管基础板块Ⅲ模块及其他人文基础板块其他模块中选修8学分(彝英双语方向的学生应在文理基础平台人文基础课板块Ⅲ模块选修2学分)。3、专业平台课程(70学分)(1)专业必修课(44学分)彝汉双语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周学时开课学期应修学分备注现代彝语(上)3413现代彝语(下)44春秋4彝汉翻译理论与实践33春秋3彝文文选及习作22春秋2彝族古典文学22春秋2文学概论44春秋4汉语阅读与写作3313中国文学史44春秋4彝族传统文化44春秋4中国现当代文学44春秋4行政公文写作22春秋2形式逻辑33春秋3文艺美学44春秋4民族学22春秋2合计4444彝英双语方向专业主干课程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周学时开课学期应修学分备注基础英语5615英语听力2212英语口语2212英语语法43春秋4英语写作44春秋4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44春秋4现代彝语(上)3413现代彝语(下)44春秋4文学概论44春秋4彝族传统文化44春秋4文艺美学44春秋4中国文学史44春秋4合计4444(2)专业选修课(26学分)修读彝汉双语方向的学生应在下列三个课程组中修满26学分的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周学时开课学期应修学分备注I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44春秋28现代语言学44春秋古代汉语44春秋汉语普通话22春秋现代秘书学22春秋演讲与口才22春秋新闻采写与策划22春秋新时期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