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主编牟晓兰丁崇峰.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辽宁省初中物理一班第二期班级简报主编:牟晓兰丁崇峰学员姓名上网时长(分钟)研修日志发帖数回帖数孟雅娟87887342王建73736310陈孝清65354221刘学会65133216陈娇63885321丁崇峰6203527刘德胜5777152036孟令娟549012328韩丽莉4879537郝俊英47344110学情统计截至4月15日,全班93人,有91人登陆平台学习,学习率达98%。学习时间前十名的老师是大家来讨论:关于课堂教学模式前一段时间下校听课,校领导殷切的看着我,对我说“您一定要传授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以后老师们都用这种模式上课。”   好的教学模式有很多,包括新授课和复习课。各位老师认为哪种模式更适合您的课堂教学?对于某一地区或某一学校,要求老师们课堂上采用同一种教学模式,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班主任牟晓兰我个人认为,模式不是固定的,因为有的课时内容就是以自学为主,例如:新材料及其应用。有的课时内容就是以学生分组实验为主,如托盘天平的使用。有的课时就需要老师讲授的多些,如:发电机的原理,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学员李娜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此,某一地区、某一学校采取统一教学模式大可不必。对于好的教学模式我们理应推广,但具体实施应由老师根据班级情况定夺,无需强制要求统一模式。——学员朱健慧专题讨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合理设计,不应试图把某种‘模式“固定下来,生搬硬套。不论是哪种模式,都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己能弄懂的老师不讲(自学),学生能自己讲清楚的老师不讲(学生给学生讲),学生能自己做的实验自己做,老师试时点播,总结,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这才是关键。——学员郑丽丽何为好的教学模式?我们这边学习过“辽宁凤城六中”的模式也学习过“山东杜兰口”的模式。这些都是好“模式”。但用到我们这里就是行不开,原因在于科学的管理体制,负责任的态度和头脑中的教育理念和素质需要提升。以上这些才是真正的“模式”,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另外我赞同“教学有法,法无定法”适合自己本地区的,适合本地区老师和学生的方法,在一段时间里经过实践验证为“好”的方法都是好的模式!——学员丁崇峰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点。学生又是多样性的,所以不能说哪种模式就一定是最适合学生的。我所在的学校,现在正在尝试以凤城六中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导学悟练,分组联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老师的硬性灌输为积极引导,感觉学生现在课堂表现很活跃。气氛融洽,积极性也很高。当然了,根据不同的课程,也会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学员曹士海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研究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的“法”,指的是教育理论、教育科学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教无定法的“法”,指的是教学实践中具体的特殊的教学方法。贵在得法的“法”,指的又是另一个范畴。我认为,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这个“得法”就是指理论和实践的正确结合。丰富多样的教学指导理论,可以形成众多的教学模式,而在具体教学的每一阶段,各个环节又包含灵活多样、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因而充满了科学性、创造性、艺术性。 我们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模式,而应注重实质上的改革,提高整体的质量和效益。 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适用于一切学校,一切年级,一切学生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包治百病”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模式有可能达到同样好的效果。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还是要提倡百花齐放。——学员张宏图由于课程的不同,当堂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学情的不同,任何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都有它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起到最好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只有最适合的,没有最通用的,无论是洋思,还是杜朗口,无论它是哪的,它是多么成功的,同样它也是有相应的适用情况,只用最适合的才是最实用的,只能根据当前的教学情况,学生情况借鉴他人的长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这才是最适合的。——学员赵新华我们地区在教育局的推动下,这几年也在学习外地经验,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等,倡导“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理念,一些学校的教室三面都安装了黑板,学生6~8人一组面对面坐。各校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构建了教学模式,采用了教、学案合一的导学稿,教学过程基本体现课前自学、小组交流、展示、练习反馈几个环节,一些课堂学生的表现机会增多了,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自信心有明显变化,但总体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效果一般,一些学校的老师对“模式”的遵循有“模式化”的倾向过于机械,不敢越雷池半步,努力做到“环节完整”,不能灵活运用。如小组交流讨

主编牟晓兰丁崇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846 KB
  • 时间2020-08-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