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与清除精神污染· 顾骧《炎黄春秋》 2013 年第 10期批判人道主义、异化, 清除精神污染,是“文革”后第二次“左”倾思潮回潮,是“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第二次高潮,是思想启蒙运动中一起大的波澜。十年“文革”的空前浩劫, 引发全民族进入一个反思的年月。人们追寻的那场浩劫的根源, 并上溯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几十年中国人民经历的曲折、不幸、挫折、苦难的缘由, 人们发现“神道”的沉重,“兽道”的施虐,“人道”的泯灭, 人的价值的跌落。人们陷在现代个人迷信的愚盲之中。展望新时代现代化的建设, 尊重人, 重视人之紧要。广义的人道主义是一种重视人的价值的价值体系、价值观念。我国历史缺乏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 只有暂时坐稳了奴隶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身依附的奴隶主义、蒙昧主义和专制主义、皇权主义的历史传统。对于 20 世纪新的启蒙运动汹涌而来的思想解放潮流所做的抵抗,其顽强程度可以想见。迨至马克思忌辰 100 周年纪念活动时, 其冲突程度达到白热化的地步, 这就是近现代先进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潮, 与我国深厚的、久远的、强大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观念及党文化的生死大搏斗。这就是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文的理论价值与意义,也是周文遭到强权势力话语剿杀的历史背景。周扬报告引起胡乔木的不满 1983 年3月7 日是马克思逝世 100 周年,中共决定开两个会,一个是纪念会,由中共中央名义召开, 总书记胡耀邦作报告。一个是学术讨论会, 以中宣部、中央党校、社会科学院、教育部的名义联合召开。由周扬作报告。周扬决心对马克思逝世后 100 年来,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得失教训用 100 年来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进行检验,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探讨; 而不是写一篇应景的文章, 说些空话、套话。周扬对这篇报告确实十分认真, 十分重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作科学的探索,力求在理论上有点新意。他说:“写纪念马克思的文章, 对我有一种吸引力, 也有一种责任感。我希望能够说一点多少有些新意的意见——新意就是探索。”他亲自挑选了王若水、王元化和我三个人协助他写这篇文章, 起草这个报告。我们在天津人称作“天津钓鱼台”的一处园林式宾馆,从2 月初到 3月6日, 关起门来静心写作近一个月。宾馆对外封锁。一开始,周扬同志即要求大家先不谈报告怎么写。写些什么;先谈马克思逝世后 100 年,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我们四个人做到敞开思想, 毫无顾虑, 毫无顾忌。我们既看到 100 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他的青春活力; 也看到他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场合, 也有过停滞、倒退, 甚至质变这样触目惊心的事实。我们看到了被称作一盏“欧洲共产主义明灯”熄灭了, 亚洲的一个佛教国家四分之一人口被杀戮,犯下反人类罪行的刽子手,曾被册封为“共产主义英雄”。那时我们还未能看到尔后出现的苏联的解体, 东欧的剧变。我们谈了整整两天, 每人半天。周扬同志最后发言,他的理论概括能力很强,他谈完,报告的四个部分框架也出来了,即,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二、要重视认识论问题;三、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批判;四、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讨论完毕,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若水因有重要家事变故,不得已,第三天便回京了。执笔起草落到元化和我两人身上。报告分四个部分,我写第一、四部分,元化写第
周扬与清除精神污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