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的根据.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主持人:追求进步、学术倾听、世纪大讲堂问候您。一提现代化,我们就会第一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现代化没有第一在中国兴起?这个问题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欧洲最早地进入近代社会”,正是今天的讲题,讲题的主讲人就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朱孝远。好,有请朱教授上场。请坐。在咱们坐定以后第一拉拉家常话,听说您是海宁人?    朱孝远:是啊。    主持人:海宁是一个净出一个大聪明的、大师的地方。    朱孝远:出了很多大师,不包括我。    主持人:为什么第一把您摘出去了呢?您今年多少岁?    朱孝远:我,47岁了。    主持人:觉得岁月太晚了是吗?    朱孝远:对,时不我待。    主持人:给我们介绍一下您认识的那些大师是谁?    朱孝远:金庸。    主持人:您认识金庸。好象王国维也是海宁人。    朱孝远:对呀,还有徐志摩。    主持人:您不想跟他们站在一起?将来我们写历史的时候把您也写进去。    朱孝远:我帮他们写历史,我是学历史的,我帮他们写历史。    主持人:好。咱们王国维先生47岁的时候好象已经自杀了吧?    朱孝远:听说过这个事。    主持人:咱们捋一下您的履历。您最早上大学是哪年。    朱孝远:我是77级上大学,应该是82年毕业吧。    主持人:77级,应该是82毕业吧。    朱孝远:对,82年毕业的。    主持人:好,从什么地方考到什么地方?    朱孝远:从上海考到上海。    主持人:那您不是海宁人吗?    朱孝远:海宁人,但是我在上海长大。所以我就进入到上海师范大学念书。    主持人:念什么呢?    朱孝远:念历史。念音乐,念外语。    主持人:有这么一个系,既能念英语,又能念历史,还念音乐吗?    朱孝远:是啊,因为那个时候比较惊奇,什么都可以。    主持人:是这样啊。您念音乐是念什么?是学声乐还是学作曲?    朱孝远:我就是特别喜爱音乐,当时入迷了。    主持人:哪些音乐让您入迷?    朱孝远:什么音乐都入迷。    主持人:77年的时候,所有的音乐好象都是革命音乐。    朱孝远:因为那个时代,对啊,音乐带给了美的感觉,因为没有美就没有革命。    主持人:革命是美的。    朱孝远:对,当然。    主持人:82年毕业了,毕业以后怎么办?    朱孝远:教书啊。    主持人:留校教书是吗?    朱孝远:对啊。    主持人:教什么?三个都教?    朱孝远:没有,教历史。    主持人:然后呢?教到什么时候?    朱孝远:教了几年以后,我就觉得,教大学不行,刚大学毕业就教大学生,误人子弟。    主持人:那您怎么办?    朱孝远:读书啊。    主持人:怎么读书啊?    朱孝远:读书嘛,到处读,所以走了好多学校,一直去读书。    主持人:我突然想起来了,我在网上查您的信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女生,这位女生是北大的一个女孩子,我现在已经忘记她的名字了,她写的叫“大一印象”,这个大一印象,第一句话就说朱教授讲演的时候是非常吝啬自己的语言的,多一个字儿不说。    朱孝远:没这回事吧。    主持人:这就是这个节目一开场以后,我一直磕磕绊绊的原因,我以为你会像其他的教授一样,我一个问题问出去,你会一连串地说出一大堆问题,结果经常我问完以后,您的回答比我的问题还短。这个干脆不回答我了。好,读书是有好几种方法,一种是躺在家里自己自修,还有一种方法留学,还有一种方法就本学校上研究生。    朱孝远:对。    主持人:您怎么办?    朱孝远:我过去读书是读四个小时就是读四个小时,现在读四个小时,就两个小时读书,两个小时想一想。    主持人:我还是没有明白您读书的方式是什么?是自己用两个小时读书呢?还是花两个小时时间跟您的导师说话?    朱孝远:不是,主要是自己的思想的流动。要把脑子里的思想给流动起来。大部分人的脑子的思想经常不流动。    主持人:就像我这样。    朱孝远:没有,你流动,你太流动了。就是我自己经常不流动。    主持人:那流动到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思想已经流动到了一个光辉的点,然后可以做一些事情了。    朱孝远:对,流动到一种临界状态。    主持人:那是公元哪一年?    朱孝远:因为历史这个事情,实际上很难说时间的。我们实际上是在三维时间、空间中生存,同时想到古代、现在、将来,所以人经常有一种撕裂感。    主持人:有一种什么感?    朱孝远:撕裂感。    主持人:失恋感?    朱孝远:不是失恋,是撕裂感。    主持人:撕裂感。你瞧我怎么这么庸俗啊。    朱孝远:没有,你这也对的,因为你这……,实际上是历史学的一个新的定义,就是时空坐标中生命的关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恋和撕裂差不多。    主持人:好,

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的根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