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海珠客运站课件.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室外透视图背景概要海珠客运站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东邻广州大道、洛溪大桥、南环高速和番禺区;西接南洲公交主枢纽、工业大道;北接东晓路、海珠区大型居住板块和内环路;南临珠江主航道。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居民集中,交通顺畅。海珠客运站将成为广州市重要的公路客运枢纽。海珠客运站的设计力求集建筑艺术与现代科技于一体,建设一个高科技、智能化、生态化、人性化完美结合的新型公路客运站场。本站总用地面积36517m2,绿化面积约9000m2,发车卡位20个,日发送能力为25000人次,日发班为800班次。经营线路通达粤东、粤西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并辐射至湘、鄂、赣、闽、浙、桂等省、区。设计概念早期建成的很多客运站因受经济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客运站的进一步发展,也滞后于广州的公路交通发展。主要问题为:(1)资源配置低效。部分客运站设计能力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标准较低,设施落后。而民间自建的站场又缺乏规划,功能不全,满足不了当前客运向高速、快捷、安全发展的要求。(2)交通布局不当。站场选址及设计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不能做到有效地无缝接驳,旅客换乘十分不便。(3)缺乏人文关怀。站场布置拥挤,内部空间局促,标识不全,交通流线模糊,引发旅客紧张、烦躁情绪。无障碍设施不齐,缺乏对有特殊需要人群的关怀。设计概念(4)生态环境恶劣。站场环境污染严重,充斥污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各种污染物,而且缺乏自然清新的绿化空间,以致旅客候车舒适度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海珠客运站的设计理念确定为:(1)改变过去以管理为出发点的设计思想,树立“以旅客为本”的设计理念。(2)采用国内外最新环保技术,对与环境有关的光、气、音、物、水等进行有效处理。(3)引进各类高新技术,包括高效节能的太阳能技术、功能健全的智能信息技术。(4)采用全方位的园林绿化布局,精选具备吸收废气、阻隔噪音功能的树种。(5)引进无障碍站场的设计理念,站内各类服务设施同步达到无障碍标准。其设计目标为:率先在公路主枢纽工程中设计建设立体生态客运站,探索客运站场规划建设新模式;通过试点取得生态环保型客运站建设的经验,、下车分区明确,人、车流线简洁,互不交叉。单体平面以简洁的几何体组合,布局尽可能做到经济适用、高效紧凑。客运楼、辅助楼两大部分围合成停车空间及绿色庭园,二者通过人行廊道连接。客运大楼按国家一级站场标准设计,面积约4000m2,一层包括售票区、候车区、发车区、行包托运区等,旅客有明确的空间定位感,可以迅速进站或出站,方便快捷。候车大厅设有咨询台、触摸式信息屏、IC卡电话、直饮水、医务室等服务设施,客运大楼西边部分二、三层为客站办公区,东边部分商业区设有各种餐饮、商店等配套服务设施。本站设计充分考虑旅客的特别需要,处处展现新型生态环保站场的绿色人文关怀。如设置其他汽车客运站尚未设有的无障碍服务台、自助式小件行李寄存柜等,在大厅里专门设计了达到国家标准的盲人通道,并给旅客提供咨询、购票、候车、上车等全过程的服务,可以称为广州地区首座“无障碍”客运站。发车走廊采用锯齿斜插式停车卡位,保证乘客上车安全;在洗手间设计了专为孕妇、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为实现公交与公路长运的无缝接驳,在客运大楼西侧设计了一条旅客下客长廊作为站内主要人流通道,长约100m,下车旅客可直接通过人行长廊进入南洲公交汽车总站或到售票厅购票转乘。

海珠客运站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1.96 MB
  • 时间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