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科 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气孔器常为无规则型。花两性,少单性异株或杂性,辐射对称。雄蕊通常 6枚,花丝分离或贴生花被管上。子房上位,少半下位,常 3室,少 2,4,5 室,中轴胎座,稀为 1室的侧膜胎座。胚珠通常多数,倒生。胚乳沼生目型或核型。蒴果或浆果,少坚果。种子胚乳丰富。染色体 x=3-27 。?产于温带和亚热带。我国各地均产,以西南地区最盛。川贝母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原名贝母。陶弘景谓: “形如聚贝子,故名。”《本草纲目拾遗》将川贝母和浙贝母明确分开,谓川贝母味甘而补,虚寒咳嗽以川贝为宜。《轩歧救正论 . 伪药必辨》就指出当时有以浙贝母伪充川贝母的情况。在古代,也有以葫芦科土贝母混称贝母的现象,如陆玑《诗疏》云: “今药草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著,有分解。”目前川贝母的来源和商品规格较多,也发现多种混伪品,应注意它们之间的鉴别。??????????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D .Don 、暗紫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 、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3'kii Maxim ,、梭砂贝母 FritiLlariadelavayi Franch .、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Hsiavar. wabuensis(S et S ), S . 的干燥鳞茎。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松贝”、“青贝”、“炉贝”和“栽培品”。植物形态?川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粗 1~ 厘米,由 3~4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茎高 20~45厘米, 常中部以上具叶。最下部 2叶对生,狭长矩圆形至宽条形,钝头,长 4~6厘米,宽 ~ 厘米,其余的 3~5枚轮生或 2枚对生,稀互生。狭披针状条形,渐尖,顶端多少卷曲,长 6~ 10厘米,宽 ~ 厘米,最上部具 3枚轮生的叶状苞片,条形,顶端卷曲,长 5~9厘米,宽 2~4毫,单花顶生,俯垂,钟状;花被片 6, ~ 厘米,内轮的矩圆形,宽 ~ 厘米,绿黄色至黄色,具脉纹和紫色方格斑纹, 基部上方具内陷的蜜腺;雄蕊长约花被片 1/2 ;花丝平滑;花柱粗壮;柱头 3裂,裂片长约5毫米。川贝母?甘肃贝母:多年生草本。鳞茎粗 5~8毫米,由 3~4枚肥厚的鳞茎瓣组成。茎高 20~30~( 45) 厘米,常中部以上具叶。叶 5~7枚,条形,长 ~ 厘米,最下部 2叶对生,宽 5毫米,其余的互生。向上部叶渐狭,宽约 2米,上部叶的顶端略卷曲。单花顶生,稀为 2花,俯垂, 花被钟状;花被片 6,矩圆形至倒卵状矩圆形,略钝,长 ~3厘米,宽 ~1厘米,外轮的略窄而短,黄色,散生紫色至黑紫色斑点,基部上方具卵形的蜜腺;雄蕊 6,长约为花被片 1/2 ;花丝除顶端外密被乳头状突起; 花柱比子房长 1倍;连同子房略比雄蕊长,柱头3裂,蒴果六棱柱形,长 ~ 厘米,宽约 1厘米,具窄翅。?暗紫贝母:多年生草本,高 15~25厘米。鳞茎球形或圆锥形,由 2枚鳞片对合而成,直径 6~ 8毫米。茎直立,单一,无毛。叶在下面的 1~ 2对为对生,无柄,上部的 1~2枚散生或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 ~, 宽3~7毫米,先端急尖,不卷曲。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叶状苞片 1 枚,先端不卷曲;花被片 6,2轮,长 ~ 厘米,内 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约 l厘米,外 3 片近长圆形,宽约 6毫米;蜜腺窝稍凸出或不很明显;雄蕊 6,花药近基着生,花丝具或不具小乳突;子房上位, 3室,柱头 3裂,裂片短而外展。蒴果长圆形,具 6棱。花期 6月,果期 8月。
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麦冬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