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doc第二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程目标:归纳北魏孝文帝改苹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稈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卓有成效的新制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Z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苹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问题探究材料分析孝文帝顺M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巧设计迁都洛阳490年孝文帝亲政,495年止式迁都洛阳迁都洛阳的原因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情景教学对比分析雷厉风行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苹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问题探究教师点拨综合分析教材结构:1、 前期:冯太后主持,创建新制2、 后期:孝文帝主持,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本课重点:孝文帝改革-屮创新新制和移风易俗本课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引言分析:1、 鲜卑族贵族守旧势力反对汉化改革,发动叛乱2、 孝文帝严厉镇压守旧势力的叛乱(大义灭亲、坚持改革)3、 从贵族守I口势力发动叛乱的原因思考屮引出对孝文帝改节内容的探讨重要概念:1、 均田制是北魏推行的土地国有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2、 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屮推行的基层行政组织,五家设邻长五邻设里长九里设党长,职责是检杳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探究的主要问题:1、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2、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部洛阳?讲授新课:一、卓有成效的新制1、特点(1)前期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2)重点与目的:建立新制,取代I口制2、措施(1)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484年■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吏级别高低发放;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影响:吏治有所好转,为各项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政治局而(2) 推行均田制:485年颁布均田令——土地制度・原因:前提: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看大量无主荒地;目的:缓和社会才盾,发展产生,增加政府赋税收入。・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十•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十•地不得买卖・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十•地所有制均田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没有触及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作用:恢复经济:农民得到了十•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巩固政权: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根木上巩固了统治;民族融合:推动了内迁各族由游牧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3) 设立三长制:李冲建议——基层行政体制■甘的:为配介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内容:W—里邑—党长■职能: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是检杳户丨1,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DJ制•影响:健全了基层政权,完善了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4) 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内容:每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定数量的租调■含义:租是农民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粮食;调是向政府交纳一定的绢帛•作用:改变了赋税征收混乱的现象,减轻了农民负担;编八齐民增多,增加了国家的租调收入。:3、小结(注意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第二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