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慈孝-课件(PPT精品).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昨日娇羞的红莲,经过风雨的洗礼,宛如亭亭的少女,楚楚动人。天有不测风云,太阳匆匆地回家去了,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现在乌云已遮住了半边天。雨,滂沱地下着,不停地打在红莲的周围,红莲感到疼痛难忍,但是,她又能怎么办呢?雨,依然不停地下着,但红莲就要支撑不住了。这时,红莲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她感到风停了,雨小了,但是雨点依然在周围肆无忌惮的下着,她抬头一看, 是荷叶,是荷叶在为她挡风遮雨。红莲十分感动,随后她又感到深深的愧疚。犹记得,红莲刚出生的时候,荷叶就已经在她的周围守护着她了,无论是风吹雪打,还是日晒雨淋,荷叶都替她挡下来了,荷叶一直默默地,毫无保留地向红莲付出她的一切,可红莲又回报了她什么呢? 夏天,正是人们赏莲的时候,红莲以她优美的姿态博取了众人的称赞,而荷叶只是红莲身边的陪衬,红莲不仅不感谢荷叶的付出,反而趾高气扬地在荷叶面前数落她的不是,嘲笑她的无能。而荷叶更是毫无怨言,依然做着她的护花使者。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豆大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打在荷叶上,逐渐汇聚在一起,流到红莲的身上,混杂着红莲的泪水,流到池水中。红莲怕荷叶支持不住,她紧紧地抱住荷叶,希望能给她一丝力量。荷叶,或许是痛苦的,但她也是幸福的,因为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红莲的回应,风停了,雨止了, 太阳再次放射出了明媚的阳光,照射在红莲和荷叶身上,化成了一道道彩虹,很美,很美。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能成为我在天空下的庇荫?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您对我的深情,我只想对您道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我想把自己化作红莲赠给您,以回报您多年来对我不变的恩情。出版社:希望出版社社长:小慈总编:小慈编辑出版:小诺责任美编:小丹主办单位:希望文学社地址:慈孝镇实验路 123 号邮编: 314300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6590-0669 国内统一刊号: CN 41-1525 邮发代号: 3-108 国内外公开发行出版日期: 2009 年6月定价: 5元电子邮箱: duoyudehuiyi_@ QQ:379546784 您所在的位置是: “孝”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义务。“孝”不仅要求子女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恭顺和服从, 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提供其物质生活条件,使其安享晚年。更重要的是,子女在这样做的时候要有发自内心的感激,要心甘情愿地奉献。所谓“孝心”,要求孝行要从心出发。对父母孝顺,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情愿。“孝”包含着“笑”的意味。一方面,子女要通过尽孝让父母内心愉悦;另一方面,子女也应该将尽孝作为一种愉悦的义务。必须强调的是,儒家所要求的“孝”,绝对是一种单向的不对等的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父母子女之间天然的不平等——恩德的施与者与接受者——要求父母堂而皇之接受子女的孝顺而不需要作出对等的回应。“百善孝为先”。在传统东方的价值观中, “孝”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对人最基本的道德律令。一个人可以不成功,可以不富贵,但不可不孝顺。不孝甚至“忤逆”意味着对道德义务的拒斥,对社会价值的背离,这样的人无法在道德和伦理格局中获得立足之地。同时,在传统东方的家—国理念中, “孝”是构建伦理秩序的核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秩序的基础。当家被看成是国的缩影或者国被理解为家的扩展时,伦理秩序成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家庭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前提。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体现孝道在构建社会秩序中的基础和核心作用,体现社会和谐是以孝敬为出发点的伦理秩序的自然扩展。文:赵峰认识慈孝/说孝您所在的位置是: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 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 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孔子说: “当今的孝子,只是说能够供养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马, 都能得到饲养。若对父母不孝敬。那供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出自(春秋) 《论语· 为政第二》。孟子说: “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 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 《孟子·离娄上》。曾子说: “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 《礼记》。孟子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曰: “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曰: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 而天下平。”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曾子曰

慈孝-课件(PPT精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