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
赵藏会
一、2001高考语文试卷的特点:
(一)稳中求变,难度适中。
1、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总体来说,符合学生的实际,题目不偏不怪,正确地引导了中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也有利于高校的选拔。比如文言文,基本上都是复习过的,未离开大纲范围。
2、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上,纯粹考记忆的只占9分,其余均为能力测试。
3、更注重考生的思维和创新。最突出的是第三大题的阅读题,题材由科技文改为社科文,使试卷的“语文特性”更加鲜明,体现了高考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全面要求,对中学的现代文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文学作品为哲理性较强的外国散文,避免了猜题押题。
4、密切联系现实,有思想性。如中美撞机事件,日本教科书事件等都得到体现。作文方面,体现了作文考题“开放性中要有限制”的思想,今年从内容上加以限制,只让学生在“诚信”范围内构思,在限制的前题下,让学生的思维开放,既能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又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过去押题宿构现象。体现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下,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德。“诚信”这个美德重新在高考中提出,是为了给社会和青少年一个正确的导向,可以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
(二)外国散文的语言不够规范,作文抄袭仍比较严重。
二、2002试卷展望:
一、1、语音
2、错别字
以上要反复练忆。
3、实词(典型虚词也要适当复忆理解要并重。
5、病句
6、连贯
以上重在总结规律。
二、文言文阅读:5题(没有翻译题,要加强实词、虚词知识的积累。)
三、科技文阅读:应侧重复习社科文。
(以上第一卷,45分)
四、现代文阅读:
散文阅读(已连考两年,注意可能的变化)
五、1、古诗阅读(注意回答问题的方法)
2、古文翻译(估计考查方式为一小段古文,翻译其中句子,注意翻译的要求。)
3、压缩语段
4、扩展语句
以上要重点突破
5、名句名篇(考查方式可能为填上句或下句,给开头句填后半部分,填诗文中的几个空等;注意复习课本上的,不要看成很大负担。)
6、改病句、句式变换等
六、作文
三、对2002年语文复习应考的建议:
《考试说明》,三年内的高考题,要认真研究,不要放过。
(一)全面复习,夯实基础能力。高考以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原则,对我们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科学、更有序地训练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鉴赏能力,加强记忆和规律总结,而不能摆花架子或寻求一蹴而就的捷径。
(二)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练之有“法”,除了有训练量的保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题型研究,给学生提供规律性的解题钥匙。(答题方法,比如有1/4的答案来自原文;文章表现手法等)
(三)重视“语用”训练。语言情景题(改病句,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变换、仿写、选择,语句扩展,语段压缩等等)要有专题突破的措施,总结规律,强化技巧,落实操作性训练的“序”和“量”。
(四)作文训练要到位。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多种形式和内容要顾及到。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即使是如近年的开放式作文,审题不当也很难写出内容深透的好文章;②关注生活,关注优秀文化传统,关心社会,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其认识能力;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④加强思想修养,进行思想感情训练;⑤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五)对高考写作的一点看法:
1、审题立意放宽,但还要注意审题要准,否则难以写出高水平的文章。
2、写诗歌不好,学生水平不够。
3、高考要发挥特长,写寓言、戏剧等应该是平时比较拿手的,否则不要轻易去冒险。
4、注意拟好题目。
5、注意积累。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要注意引用。比如《荷塘月色》引用《西洲曲》里的句子,丰富文章内容。
6、记叙文要体现哲理,或以情感人,才符合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这个要求。
7、禁止抄袭。
2002年高考与数学复习
李胜云
一、高考试题回顾
2001年高考数学试卷符合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贯彻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试卷平和清新,达到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考试目标。
在试卷设计上增加了应用性、能力型试题;适当减少了题量,降低了难度,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有利于能力考查;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让多数人能够人手,但得高分不易,有利于选拔;统一与个性相结合,鼓励有创造性的答案,适当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主观性试题(即解答题)重在引导考生独立思考而不是死记硬背。淡化特殊技巧,减少计算量,增长思维时间,重在理解和应用,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展望及复习应考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