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寺导游词.doc广德寺导游词广德寺虽几经更名,但它的香火多少年来并没有因时代的演变而衰败,可见它的特殊,就这一点也值得大家前往一观。下面是带来的广德寺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广德寺导游词1:中国皇家禅林广德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城西三里许的卧龙山,建于唐朝(公元618年前后),原名石佛寺,大历二年(767)更名为保唐寺,大历十三年(778),敕名禅林寺,德宗建中初年(780),敕名善济寺,昭宗天复三年(903),敕名再兴禅林寺,北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敕名广利禅寺,明武宗正德年间敕赐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髙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特别是因受唐、宋、明朝十一次敕封,声名大振,明代极盛,僧人千余,曾主领川、黔、滇三百余山,被尊为西来第一禅林,成为远近向往的川中名胜及闻名西南的佛教圣地,每年二月香会九月观音生日期间,香客、游人如云,年久不衰。一千三百余年来,广德寺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广德寺导游词2: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这里旅游。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湖北省襄樊市城西10公里处,寺院与国家级古隆中风景区毗邻,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树干年不衰,枝叶茂盛。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刹。鼎盛时期,骑马观山门,敲钟开斋饭。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其影响涉及鄂、豫、、赣、苏、浙等省、市。据寺内碑载,明朝成化年间,襄王朱见淑的爱纪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风水,将爱妃葬在寺旁。因而,云居寺主持道圆法师大为不满,要率众离去,襄阳诸佛寺院纷纷上书谴责襄王,襄王无奈只好奏请皇帝出面调解。成化皇帝朱见深下了一道圣旨,让襄王就近择一风水宝地、,本府自备工料,建寺院一座给和尚。寺院建好以后还给了和尚,朱见深并将寺名改为广德寺。敕赐广德寺至今还悬在广德寺山门上。广德寺南北长250米,东西长180米,护寺河长达1000余米。主要建筑有皇禅师石塔、东山门、南山门、天王殿、伽蓝殿、韦驮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多宝佛塔、厢房、配房和跨院等,共有房屋127间。由于文革十年浩劫,广德寺大部分殿宇被当作四日拆毁,到1978年,只有天王殿、藏经楼、多宝佛塔、部分厢房存在。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身系砖石结构。通高17米,分塔座和塔首两部分。塔座高7米,为八方形四券门,上造浅檐,下奠矮基,角贴圆柱,石雕龙首;每方设一佛龛,龛内供一石雕趺坐莲台佛像,四门皆有通南道入内,俗称八方四门。正门南向,上额石匾阴刻多宝佛塔。檐下横列斗大佛字3个。塔内砌八角形亭式塔心柱,也有壁龛坐佛。北面通南一侧,有石阶梯可登座顶。塔身五座小塔和覆盖楼梯口亭组。座顶主塔喇叭塔,高约10米,八方须弥座,刻仰复莲瓣四层,上承复钵式塔肚;再承须弥座,四面饰嵌佛石龛,座上置相轮,顶为铜铸莲花宝顶。主塔四方,各立一小塔,塔身作稍矮,为六角攒尖顶,顶上叠密檐三层,塔身也有嵌佛石龛。东侧阶梯。覆盖的方亭为四角攒尖形,佛塔内外共有佛像48尊。1991年,市政府拨专款180万元,维修了广德寺藏经楼、方丈院、知客楼、天王殿及山门,修复了大雄宝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199
广德寺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