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从“十二五”时期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为明确未来五年北京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重点任务,制定本计划(简称“三六五行动计划”)。一、站在新起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6年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北京职业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入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探索了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未来五年,是首都经济发展方式深度转变、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升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全面实施,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统筹推进,使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突显。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尤其是中高端技能型、服务型人才十分紧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矛盾比较突出,这为加快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提出了迫切任务。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职业教育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体系制度,增强发展活力和吸引力,提高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能力。未来五年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以服务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高端、优质和特色发展之路。到2015年,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率先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相适应、体现全民学习和终身教育理念的职业教育标准、制度和人才培养体系。以信息化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国际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整合资源建成一批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一批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的新专业,造就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和一批职教领军人物,继续支持职业学校基础办学能力建设。以“职教集团”、“专业联盟”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并辐射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办学模式改革。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职业教育的贡献力和吸引力显著增强。──显著提升服务、支撑能力。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建设所需高端技能型人才立足本地培养,成为实施“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战略的职业人才供给主渠道。以服务首都高端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两城两带、六高四新”建设为重点,5年培养技能型人才40万名,培训新市民、农村劳动者和各类从业人员400万人次,职业教育在服务“三个北京”建设中发挥显著作用。二、创新驱动,率先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把握时代特征,发挥首都优势,着力推进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一)推进职业教育制度创新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交通、生物医药、旅游、社会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选择汽车制造等18个专业,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拓展职业教育办学功能,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校共同授权制度、探索建立职业教育标准制度、开展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教学制度、评价制度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制度,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标准完成我市承担的职业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加强科学研究和理论指导,启动一批职业教育科研项目,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二)加快职业教育国际化适应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要求和跨国公司全球产业转移新趋势,服务在京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及跨国企业发展,加快培养符合国际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人才。建立台,力争促成“亚欧职业教育交流中心”在本市发展,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建立若干个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加强同国外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职业资格证书,继续做好中德、中英等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教育证书合作项目。加强与在京跨国公司(总部)合作,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跨国公司校企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支持“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等合作项目。服务“走出去”战略,为我市企业走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人才。实施“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留学
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