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矿业名词解释?矿床勘探类型( exploration type of mineral deposit ) 是根据矿床和矿体地质特征, 主要是依据矿体各主要标志( 规模、形态、品位等) 的特点及其变化程度以及它对勘探工作难易的影响大小而对矿床进行的分类。克列特尔(B·M· Крейтер) 提出按勘探难易程度划分矿床类型。前苏联全国储量委员会按矿种将勘探类型、储量级别和勘探工程间距三者相连系, 编制了各矿种的矿床勘探规范, 作为审批储量报告的依据。中国 20 世纪 50 年代初采用前苏联的矿床勘探类型划分方案。 1959 年全国储量委员会陆续制定了中国铁、铜、铝土矿等矿种的勘探规范, 1978 ~ 1979 年在对 66 个矿区调研和 47 个矿床探采对比资料研究基础上, 编制了磷、铁、铜、锰等 17 个矿种的勘探规范、勘探类型实例和附图。 1999 年中国《固体矿产资源/ 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执行以来,废除了以前的储量级别, 勘探类型失去其在储量审批中的作用。但是原有的各矿种的勘探规范是矿床勘探工作的经验总结,在今后的工作中仍有重要参考价值。矿床勘探类型是按矿体复杂程度和勘探研究难易程度划分的。划分勘探类型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以往的地质勘探经验, 合理地布置勘探工作, 探求出相应精度的各级储量, 从而多快好省地完成地质勘探阶段的任务。根据 1980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及化学工业部颁布的《硫铁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第五章第十三条规定,硫铁矿矿床勘探类型主要根据矿体形状、厚度变化与矿体规模等地质因素来划分。对煤系沉积硫铁矿则着重考虑矿层厚度的稳定程度。构造复杂的矿床,其复杂程度也是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1. 矿体形状的复杂程度根据矿体的形状、产状、外形的变化与内部夹石的含量及分布情况,分为形状简单、形状较简单、形状复杂、形状很复杂 4 类。 2. 矿体厚度的稳定程度根据相邻工程厚度差、厚度变化的规律性及矿体的连续性划分为厚度稳定、厚度较稳定、厚度不稳定、厚度很不稳定 4 类。 3. 矿体规律硫铁矿体长达 1 000m 以上或煤系沉积硫铁矿层面积 3km2 以上者为大型;矿体长度一 2 般 400 ~1 000m 或煤系沉积硫铁矿层面积 1~ 3km2 的为中型;矿体长度在 400m 以下或煤系沉积硫铁矿层面积不足 1km2 者为小型。除按上述矿体展布情况外, 还要结合矿体厚度大小综合考虑。 4. 构造复杂程度根据硫铁矿床的特点,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 3 类。根据以上因素, 结合我国硫铁矿床情况, 除煤系硫铁矿的Ⅲ、Ⅳ勘探类型的划分, 因基础资料不足尚待研究外,硫铁矿床划分为四个勘探类型: 第一类:矿体形状简单、厚度稳定的大型煤系沉积硫铁矿矿床。第二类: 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到不稳定, 构造复杂的大型硫铁矿矿床; 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的中至大型煤系沉积硫铁矿矿床。第三类: 矿体形状复杂、厚度不稳定的中至大型硫铁矿矿床; 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的小型硫铁矿矿床;矿体形状较简单、厚度较稳定的中至大型煤系沉积硫铁矿矿床。第四类: 矿体形状很复杂, 厚度不稳定, 或形状复杂, 厚度很不稳定的小型硫铁矿矿床; 矿体形状很复杂,厚度很不稳定的小型至中型硫铁矿矿床。?地质年代与时间地层单位: 宙、代、纪、世、期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相对地
地矿业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