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犬管理条例草案第一条为了加强养犬管理,规范养犬行为,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犬行为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养犬实行分区域管理。本市城市建成区和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以及县(市、区)人民政府、 ***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 ***港区管委会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区域,为重点管理区。重点管理区以外的区域为一般管理区。军用、警用以及因教学、科研等特定需要饲养犬只的,不适用本条例。第三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 ***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管委会、***港区管委会应当加强对养犬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养犬管理协调和保障机制,协调解决养犬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养犬管理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公安机关负责重点管理区内的养犬准养登记以及相关行政处罚工作。公安机关可以委托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养犬准养登记;可以依法划转相关行政处罚权至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负责犬只收容、处置和重点管理区内的流浪犬捕捉、狂犬捕杀以及相关行政处罚工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兽用狂犬病疫苗和犬只免疫的监管以及饲养未免疫犬只行为的行政处罚工作。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一般管理区内的流浪犬捕捉等养犬管理工作,并协助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本辖区重点管理区内的养犬管理工作。第四条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举报和投诉。第五条重点管理区内实行犬只狂犬病免疫和养犬准养登记制度。未经狂犬病免疫和准养登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饲养犬只。一般管理区内实行犬只狂犬病免疫制度。第六条禁止个人饲养烈性犬。除辅助、导盲、导听等需要外,禁止个人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大型犬。个人禁养犬只名录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告。第七条养犬的个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本市有固定住所。个人在重点管理区内养犬,每一户籍和每一固定住所限养一只。个人申请办理养犬准养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本人身份证明和居民户口簿,委托他人办理的,还应当提供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二)房产证明或者房屋租赁合同;(三)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因辅助、导盲、导听等需要,在重点管理区内饲养禁养名录中的大型犬的,还应当提供残疾证明和服务犬的相关专业训练证明。第八条在重点管理区内,禁止单位饲养犬只,因表演、展览等合理需要的除外。养犬的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配备犬笼、犬舍、围墙等封闭安全防护设施,安排专人饲养和管理犬只。单位申请办理养犬准养登记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和单位负责人身份证明;(二) 养犬用途说明;(三) 养犬安全管理制度;(四) 犬只管理人身份证明;(五) 专门饲养犬只场所证明;(六) 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第九条犬只出生满三个月后十五日内或者狂犬病免疫有效期届满前,养犬人应当携带犬只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确定的狂犬病免疫点接种狂犬病疫苗,并领取狂犬病免疫证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将确定的狂犬病免疫点向社会公布第十条对符合准养登记条件的,养犬主管部门应当当场核发养犬准养登记证明和犬牌,并对犬只植入电子身份标识;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登记,说明理由,并告知养犬人+日内将犬只自行处置或者送至犬只收容场所。养犬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养犬准养登记办理场所,并会同畜牧兽
杭州养犬管理条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