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分段计费一、学习目标(一)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页例9情境图以及第18页练习题。例9是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结合本单元知识和生活实际,教材编排了现实生活中乘出租车付费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核心能力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能用自己的方法有条理地整理题中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准确地找到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自主探索并初步体会函数思想。(四)学习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标准,运用分段计算的方法正确解答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五)学习难点探究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二、学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师:自己都用过什么不同的交通方式来上学,你用的这种交通方式收不收费,怎么收费的?预设:父母开车骑车送的——不收费,坐公交——1元,打出租车——每次价钱不用,滴滴打车类——每次价钱不同,共享单车类——1元或免费。【设计意图:滴滴打车和共享单车是新兴事物,孩子们接触比较多,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出本节课有关知识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兴趣。】(二):提前大家都整理了自己都乘过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及怎样收费的,我们来交流一下。生交流。师:老师我今天是坐出租车来的,车到学校时,我遇到问题了,大家一起来看。(1)整理信息,理解标准问题1: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不能把这些信息稍加整理,让别人一眼就看得非常清楚呢?学生自主整理后汇报:行驶里程::3km以内7元;超过3km,(不足1km按1km计算)。问题2:你是怎么理解“3km以内7元”呢?你为什么认为“3km以内7元”包括3km吗?独立思考后汇报。小结:出租车从起步到行驶3km里程时,付的车费都是7元。“超过”3km,。问题3:,并且不足1km按1km计算。这里“不足1km按1km计算”又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举例,理解“不足1km按1km计算”。师:老师上车后,从出租车开始起步到到达目的地,,根据收费标准,应按多少千米收费呢?(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按7km收费。)归纳小结: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以3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3km以内是一个收费标准,为一段;超过3km又是一个收费标准,又为一段。超过3km部分,不足1km要按1km计算,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按计费标准应以4km来计算。【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自身带入引出例题,加大学生的兴趣,学生整理信息是处理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要让学生养成整理信息的习惯,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准确地找到分段计费问题的数量关系,知道问题中的收费标准是以3km为界限分为两个收费标准。3km以内是一个收费标准,为一段;超过3km又是一个收费标准,又为一段。超过3km部分,不足1km要按1km计算,要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而此标准就是分段计费与一般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小数乘法分段计费人教新课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