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音乐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音乐论文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点分布区, 56 个少数民族中有 85% 以上聚集于该地区。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 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西部开发的实施在为西部地区经济腾飞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将会给西部的民族文化产生诸多影响。本文拟从音乐文化生存、发展、保护的角度入手, 就西部开发会对当地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和新时期如何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剧烈的文化冲击某种意义上讲, 西部大开发就是西部大开放, 它将打破该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西部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 很多地方没有公路, 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 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 因此, 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音乐生活方面, 人们过去所能接触到的基本只有本民族的音乐, 品种单一, 无有其它选择。如今, 西部开发为这种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 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会越来越多, 尤其是广播、电视和音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 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音乐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音响效果使其听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 同时, 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 尤以青年人) 对这些新鲜、时髦的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导致本土音乐在与外来音乐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二、文化生态的改变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生存危机“在自然民族中,音乐有各种功能分类,被用于有关人的生死、各种仪式及工作等社会活动之中。特定的音乐, 被用于这类活动中。同时, 还有这种情况存在: 若欠缺某种音乐, 某种活动, 本身便不能成立……在以西方和日本为代表的高度工业化的社会中, 几乎在一切场合,音乐都与社会活动分离。就连基督教和佛教音乐,也常常与宗教仪式无关,为非信徒所聆听。”[1](P71) 从中可见,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社会活动的关系是有很大差别的。现代城市商品音乐的特征突出表现它可以通过声音记录和电子媒介进行独立传播, 欣赏音乐完全可以成为人的个体行为, 在不参与音乐活动、不亲临音乐表演现场的情况下, 听众的音乐需求也能随时得到满足。而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经济发展滞后, 其音乐文化的发展状况接近于自然民族, 音乐与社会活动的联系十分紧密, 对社会生活的依赖性很大,多具有实用、宗教、交际、娱乐、教育及文化传承等多重社会功能,以及“创作”、“表演”、“接受”三种音乐生产环节“三位一体”的特征,往往音乐的创作者就是音乐的表演者, 也是音乐的接受者。如今, 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笔者在研究壮族“布偏”支系的音乐——“天乐”的实地调查中就深有感触: 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 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音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swng3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