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建筑》教案(庵埠中学陈迪娜)1、案例题目:潮汕建筑 2、活动主题设计: 民居是最具地方性,也更有创造性的,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创造出适应本地自然环境的各种民居样式。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即使在世界建筑史中也是难得的现象。民居还更多具有自然质朴的特点,都是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的。与其他建筑相比,民居是出现最早也是最基本的一种建筑类型,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请将眼光投向我们身边,广东东部的潮汕大地上一座座传统民居就是烙印在潮汕文化发展道路上的行行足迹,它合理的建筑结构、材料和装饰,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以及我们先辈们与自然抗争的聪明才智,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这就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潮汕传统民居研究”,这个活动主题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可以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热情。 本校有很多来自于农村的学生,也有很多人小时候就居住在潮汕传统民居里面,到底身边的“老厝”与其他地方的传统民居有没有什么不同?但我们亲眼目睹或亲身体会着潮汕传统民居的逐渐消亡,我们会思考到底潮汕传统民居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潮汕传统民居又是怎样反映本地文化,成为潮汕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呢?这诸多问题就是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3、教学目标设计: 认知目标: 通过调查、研究对潮汕传统民居进行一次全面的考察。 了解有关传统文化与潮汕传统民居的关系。 学会欣赏潮汕民居,了解家乡的建筑特色与文化背景,从而发现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对于建筑艺术的影响。 情感目标: 在欣赏家乡传统的建筑艺术中,感受艺术和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引发学生对于祖国文化传承问题的思索与认同,使其懂得珍惜与尊重传统的地方文化。 过程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搜集信息,学会多种查找资料的途径,如网络查询、图书馆查阅、或者还可以到书市寻找或寻求老师帮助。 实地考察、调查采访,强化礼仪教育及“小记者采访”的技巧和话题的训练。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材料和分工合作的能力,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精神和与他人共同协作的精神。 4、活动过程设计: 1、分组、讨论。 学生自行分组,并经过讨论后确定活动的研究主题;教师指导学生确定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制定活动计划。 2、收集资料、搜集相关信息。 大部分同学对潮汕传统民居的认识不深,所以学生应利用课余的时间,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了有关民居方面的资料信息及书籍,浏览目录,做好笔记,积累一些原始的材料,教师提供一些收集材料的途径: 潮汕
潮汕建筑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