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跨越式跳高.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跳出自信跳出成功——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四)——执教:夏泽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教学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的教学特点,以及初一学生的技能水平与学习现状,确立单元学习目标,筹划单元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安排好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尝试以学生积极体验、主动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引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二、相关分析1、教材分析跨越式跳高是七年级新课标《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之一,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四个部分组成,本节课旨在由跨越式跳高的辅助练习导入到学习的核心环节-起跳、过杆。它对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有着积极的作用。跨越式跳高中采用侧面直线助跑,助跑方向与横杆的夹角在30-60度之间,距离一般约4-5米,左脚起跳在右侧助跑,右脚起跳则在左侧助跑(相对远离横杆的脚为起跳脚)。助跑的速度逐渐加快,最后一步稍小一些,在距离横杆投影三四脚的地方,用有力脚起跳,起跳腿以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并稍屈膝,以前脚掌快速用力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带动髋关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两臂配合协调上摆;摆动腿摆至横杆上方后稍内旋、并积极下压;起跳腿迅速向上摆起,两腿相继依次过杆;摆动腿先落地,然后起跳腿落地,屈膝缓冲。2、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四七年级,学生在水平三时已经掌握了各种基本的跳跃动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种跳高技术。初一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但是在水平三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进行的相对较少,身体力量较为薄弱,学生差异较大。因此在本节课中注重学生的学练层层推进、适时分层;注重激励不同程度学生,鼓励合作互助,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使85%的学生明确跨越式跳高单脚起跳的要求,掌握摆动腿快速上摆的技术动作。2、使学生发展下肢力量和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提高学生克服过杆的恐惧心理,培养运动兴趣,同时在尝试跨越式跳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信。教学重点:助跑节奏与起跳蹬摆的衔接教学难点:腾空过杆做剪绞动作时充分收复举腿四、教学主要环节准备部分:通过蛇形热身跑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在蛇形跑动过程中设置跳跃障碍,使学生能更快进入到跳高的学习状态中,还能起到热身效果。并且通过徒手操将各个关节活动开,充分拉伸身体,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能力。基本部分:1、通过两到三步助跑单脚起跳,找到自己的有力脚,并在此尝试单脚起跳。2、辅助练习:单脚起跳头顶球练习,提高学生的起跳能力以及立腰动作。3、上一步做摆动腿与起跳腿蹬地剪绞过杆动作练习。4、上三到五步做摆动腿与起跳腿蹬地剪绞过杆动作练习。5、完整动作练习。结束部分:放松评价与器材回收,及时语言激励学生,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五、预计问题学生在单脚起跳头顶球过程中没有用力蹬地,问题一:跳起的高度不够,策略:与同伴相互比较,并且语言激励;在分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跳跃能力有所不同,问题二:跨越“横杆”有难度,策略:分组练习两次后将一组横杆降低;问题三:前冲过多,不能将速度转化为起跳向上的高度,策略:最后一步步幅小,手臂积极上摆的同时蹬地脚主动蹬地。七年级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目标1、80%

跨越式跳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dwiirh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