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用方剂的组成及功用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王清任《医林改错》)【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6g)地龙一钱(3g)川芎一钱(3g)桃仁一钱(3g)红花一钱(3g)【用法】水煎服。【功用】补气活血通络。【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舌暗淡,脉缓无力。补阳还五汤【治证机理】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剂。正气虚亏,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脉络瘀阻,经遂不通,气不能行,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血不能荣,筋脉肌肉失养;气虚血滞,舌本失养,约束无力——故语言蹇涩,口角流涎;气虚不能固摄,气化失司——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气虚之象。综上,本方病机为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补阳还五汤【方解】本病因虚致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补气为主,活血为辅。君药:生黄芪(重用)——补益元气而起废,使气旺能行血,臣药:当归尾——活血祛瘀,兼以养血,使祛瘀而不伤好血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经活络诸病合用,使气旺血行,瘀消脉通,机体得以濡养,诸证自可渐愈。本方配伍特点:一是重用黄芪四两,取其量大力专,使卫气充足,能鼓动血行;二是活血通络药用量较少,五味药总量仅为黄芪的五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本方以补气为主的立法宗旨。补阳还五汤【运用】本方为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1、证治要点: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苔白,脉缓或脉细弱无力。2、加减运用:偏寒者,可加肉桂、巴戟天等温肾散寒;脾虚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语言欠利者,加菖蒲、远志以开窍化痰;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蝎祛风化痰通络;偏瘫日久,疗效不显者,加水蛭、虻虫破瘀通络;下肢瘫痪者,加杜仲、牛膝以补肝肾。加威灵仙(通十二经气血)3、现代临床:本方对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单瘫症属气虚血瘀者,均可酌情使用。补阳还五汤【使用注意】1、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疗效方显。愈后还需继续服用一段时间,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2、本方证以正气亏虚为主,故生黄芪用量宜重(可从30~60克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物宜轻。补阳还五汤歌诀补阳还五芪归芎,桃红赤芍加地龙,半身不遂中风证,补气活血经络通。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去芦(10g)(参芦为催吐剂)白术(9g)茯苓去皮(苓皮利水)(9g)甘草炙(9g)各等分【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冰一盏,。通口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功效】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证。气短乏力,语声轻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977562398
  • 文件大小4.42 MB
  • 时间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