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1 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大学教改新方向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大学教改新方向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 面向 21 世纪的大学教改新方向培养创造力是当前大学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我们大学的科学教育在教学上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就是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但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要创新创造,就要发展智力,活跃思维,对此教育教学理论早有阐述, 我们也一直在议在改, 但很多年了, 却总未能从根本上取得进展, 究竟是什么原因, 如何由此突破, 这是当前深化大学教学改革、真正注重培养创造力必须首先探究的问题。培养创造力,难点何在?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方面的障碍。传统观念的障碍-- 把知识本身看得太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把知识本身看得太重,重得几乎就是一切。知识当然是能力的基础、智力的基础、思维的基础, 当然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但不能因此就唯一唯大,排斥其它,让灌注式、“填鸭”式教育万变不离其宗。长期来关于什么是“智育”、“教学”,权威论著上着重强调的都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尽管后面有发展能力和智力的话,但在“教学基本任务”中,第一任务还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技能技巧, 第二任务才是发展智力。关于“教学过程”, 也有关于概念转化、探索新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种种阐述,但亦是其次的要求(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教育卷》)。总之, 话虽看似全面辩证, 但实际还是强调知识比之智力、思维是最最首要的。既然已将传授知识作为首要目的, 那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发展智力就必然不会受到重视。智力是以思维( 还不仅仅是逻辑思维) 为核心的, 而知识和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因为传统观念有它长期的理论基础,所以转变传统观念很难,除非出现新的系统学说、新的理论权威。现在有不少文章谈转变观念、提高质量或是教改体会,但细看一下,讲--------------------------------------------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2 得最多的、最具体的、核心的还是传授知识, 常用的词是“拓宽”、“充实”、“深化”、“增删”、“侧重”、“更新”之类,而关于智力思维、创新创造,不过是要“注意”、要“重视”而已,流于清议。照这样搞下去, 转变观念始终是空谈, 教学改革难望突破。一些很简单很显然的事情, 几乎人人无动于衷,如一方面反对死记
以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大学教改新方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