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父亲笑了父亲今年70多了,按照农村虚岁计算近80岁了。父亲的皮肤看起来显得有点黝黑,脸上布满了沧桑,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在述说历经岁月风霜磨练的痕迹。记忆中,父亲总是不苟言笑,性格总是很拘谨,倔强中略有些固执。有时,母亲唠叨几句,父亲也不说话,总是静静地在一旁倾听。儿时,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给我的感觉总是任劳任怨。当时虽说家境不太好,日子过得有点拮据。但父亲竭尽全力地付出着,总能让子女们感受到家的快乐与温馨!父亲是位非常勤快的人。那个年代,家中九口人,有近20亩的耕地,当时也算是大户人家。母亲要在家操持家务,所以田里的活全靠父亲在不辞辛苦地打拼。在那个农耕时代,仅凭两头牛,还有人的劳力,来进行一星一点地耕作,打发20亩田,可以想像该是多么艰辛!除了种好自己的田之外,父亲还乐于助人,左邻右舍有需要帮忙的,他都尽力去帮。还记得,一到冬季农闲的时候,父亲就外出挣钱,听说是去外地挑沟打塘出苦力。当远途归来的父亲带来白白的好面馍时,是我孩提时代最幸福的时刻。父亲不光头脑聪明而且手很巧,在农村也算是一位能人了。很少上学的他,靠着爷爷的熏陶(爷爷是位私塾先生),自学成才,村内的大小帐务,土地的丈量计算,邻居的买卖,都请父亲前去帮忙,而父亲也是随请随到。不光这些,父亲制作的日常工具,如板凳、笤帚、铁锨等,甚至自建房屋的檩木,也都由他独自完成。三年前,母亲去世后,父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不苟言笑的他,更是难得罕见开心一笑。我知道,不善于表达的父亲深藏着他的孤独及对母亲的思念!每次我回家,父亲总是简单地交谈几句,便默不作声了。去年“十·一”后,我请几天假,帮助家里收割秋季的作物。耕地旋好整平后,便开始秋播小麦。那天下午,天上的云悠闲地飘着,田野里到处是农民们耕作的身影。我开着自带播种机的小四轮,父亲坐在小四轮后面的播种机上,在一垄垄田地播种着来年的希望。虽然时令进入深秋,但天气还是有点微热。我一边开着机器,一边与父亲攀谈着。这天不知怎么的,父亲竟一改往
经典散文 父亲笑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