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唐山京顺中医医院韩专家“康复的直译是复原”、“重新获得能力”、“减少致残率”。康复的中心原则就是“运动”。从主观意识运动→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肌力、耐力,缓解疼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改善心肺功能,纠正畸形,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韧带相对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临床中为防止疾病的复发、治疗疗效的巩固及提高。临床研究我院在2010年5月4日开始为证实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上的效果,随机抽出下腰痛110名患者进行临床试验:项目训练组对照组男(例)3135女(例)2420年龄(岁)40±±(日)16±±(微创治疗)4040椎管狭窄症(开放性治疗)64腰椎滑脱(保守治疗)78腰椎小关节紊乱23评定标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正常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改善率100%为治愈,﹥60%为显效,25%—60%为有效,﹤25%为无效。其结果:分组更改善率(例)%%通过上述结论得出:康复体操锻炼在临床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我院针对各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股骨头坏死、强脊炎等,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复体操如下:二、腰椎康复体操锻炼下腰痛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我们都有相对的微创性治疗可以治愈,但多数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会残留一些慢性腰痛、下肢的麻木、胀痛、肌肉萎缩、肌力下降或腰背肌两侧不对称的情况,这都是神经根受损、脊椎失稳及手术后留下的后遗症,对此状况只有加强康复体操锻炼才能极大程度的得以改善。治疗方法:两组均通过微创手术、理疗、药物等治疗方法(1个月后),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体操训练。体操如下⑴早期锻炼(术后一个月之内)第一节:直腿抬高运动:病人仰卧,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下肢交替成90°抬起,抬起时停留3—5秒,重复性练习。(图1)第二节:五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两肘及头部着地,尽力挺胸3—5秒。(图2)⑵中期练习(术后1—2个月之内)第一节:半桥式:仰卧,两腿弯曲至90°,两上肢自然放松、伸直,然后将髋、背抬起5—10秒。(图3)第二节:抬下肢:俯卧,身体自然放松,两下肢伸直,先抬健侧腿,向后伸直抬起,停留3—5秒,放松后再抬患侧。(图4)(3)后期练习(三个月之后)上述动作继续练习,再加以下动作:第一节:三点式:仰卧,两下肢伸直,两脚后跟及头着地,两上肢自然放松,尽力挺起腰部和髋部停留3—5秒。(图5)第二节:飞燕式(图6)a、轻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上身向上抬起维持3-5秒)b、中度飞燕(俯卧,用髋部作为支撑点,手脚伸直展开,双下肢同时向上抬起维持3-5秒)c、重度飞燕(俯卧,两下肢及上肢伸直并连同头部同时向后抬起维持3—5秒钟)第三节:前屈运动:患者屈曲坐位,双下肢在双腿内侧触摸脚尖维持3-5秒钟。(图7)第四节:坐位两下肢伸直,腰部与髋部呈90°,腰部前屈,同时两下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维持3—5秒。(图8)第五节:腰部放松运动:腰部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中每个动作在最大限度时,需维持3-5秒钟,在转换动作时需回到正中位稍做停留。(图9、10、11、12)椎间盘及韧带是脊柱的内源性稳定因素,腰椎周围组织特别是腰背肌及腹肌是外源性稳定因素。因此通过康复体操锻炼可以加强腰背肌锻炼形成强有力的腰背肌来代偿维持功能,最大限度来发挥脊柱生理功能。注意事项:根据个体差异来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以锻炼后不感疲劳和疼痛加重为宜(但腰部酸胀均为正常)。康复体操不止是针对腰椎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它还可以使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强,改善骨、关节、韧带的血液循环,增加代谢过程,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延缓骨质的退行性病变,所以我们在临床上有许多疾病都要加强康复体操锻炼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三、颈椎康复体操锻炼颈椎病患者其康复体操锻炼意义主要是通过颈部各方向的放松性运动,活跃颈椎区域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根水肿的现象,同时牵伸颈部韧带放松痉挛肌肉,同时也增强颈部肌肉,增强其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颈椎康复体操如下:第一节:左右侧弯运动: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侧向右方、维持3-5秒钟b、然后将头慢慢回复中间位置c、在将头侧向左方、维持3-5秒钟d、然后再慢慢回至中间位置。(图1)第二节: 前俯后仰运动:a、将肩膊放松,慢慢将头向前弯、弯到最大程度维持3-5秒钟b、然后将头慢慢
颈肩腰腿痛康复有效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