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群舒文化研究综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群舒文化研究综述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西周至春秋时期,群舒在安徽江淮流域立国百年之久,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有着重大的影响。该地区出土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的器物,群舒文化是研究中国南方早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环。关键词:江淮地区;群舒文化;研究综述安徽江淮地区在商周时期曾有多个小的方载,群舒为偃姓、皋陶后裔,有舒庸、舒蓼、舒、舒龙、舒鲍、舒龚、巢、英、六等多个偃姓小国。群舒在商周时期大国争霸的夹缝中生存,屹立五百余年,对江淮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群舒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文章对群舒文化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如果有遗漏的地方,今后将进一步增加和补充。 1综合研究张萍的《群舒的考古学观察——以杭埠河流域为例》[1]论述了群舒文化的研究现状,主要是从史料记载、零星的皖南地区周代文化遗址和本地区出土的群舒青铜器等三个方面来研究群舒文化。但在本文中笔者另辟蹊径,运用聚落考古这种新的考古学方法,以杭埠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为基础,对群舒的社会形态和文化面貌进行分析研究。胡嘏的《群舒史迹钩沉》[2]通过对史料、甲骨文、金文等资料的研究,分析了群舒族群的始居地应该是在今山东南部一带,在商末周初时期,因为战争原因,迁徙到今安徽江淮流域一带,并且分析了徐国、楚国和吴国不同阶段对群舒诸国军事上的争夺和控制。 2专题研究 《群舒和偃姓诸国的来源和分布》[3]通过郭沫若和清初顾炎武的考证,认为徐、舒同音,群舒族群应该是山东南部地区徐方的支族。商末周初,因为内部原因,从山东南部迁徙到今巢湖流域一带,在春秋时期逐渐被吴楚等大国所灭,同时也介绍了偃姓诸国的分布地区。徐中舒的《蒲姑、徐奄、淮夷、群舒考》[4]一文通过对史料的研究考证,对群舒族群和周边小国的源流进行了探讨。 《徐舒源流初探》[5]通过三个方面论证了群舒应该为徐的一个分支,根据九里墩墓出土的青铜鼓座和青铜戟上的铭文判定徐字和舒字应为同一个字。根据对史料的研究,认为徐国和群舒诸国都是嬴姓,并且徐和群舒都属于东夷集团,根据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器判定徐和群舒的文化类似,认为徐和群舒应为同源。舒洁的文章《群舒略论——兼论舒徐异源》[6]论证了安徽舒城县九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鼓座上的铭文“至于”的含义,认为“至于”并没有迁移和居住的含义。同时从群舒故地出土青铜器的纹饰、形制和铭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徐国青铜器和群舒青铜器各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判定徐和舒并非同源。 《群舒青铜器研究三则》[7]从青铜器的装饰和铸造方法,以及用鼎制度和青铜器铭文等三个方面,认为群舒青铜器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因素,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并且在用鼎制度上和周王朝有相似之处,表现在出土青铜器的组合、数量及鼎中盛放食物的种类等。同时近年来出土群舒青铜器的地点都未有礼乐器物的发现,并且出土青铜器中带铭文的很少,也反映出墓主人可能并非为高等级贵族。孙振的《群舒青铜器初步研究》[8]通过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建立起了群舒青铜器的年代序列,同时对青铜器的纹饰、形制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群舒青铜器应该是发源于本地,同时认为徐和群舒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不能混为一谈。朱华东的另一篇文章《也论肥西小八里出土青铜器》[9]通过对出土的七件青铜器纹饰、形制等的对比研究,认为这批青铜器的铸造年代应为春秋早中期,这批青铜器的纹饰形制等特点也反映了群舒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交流。郑小炉的《试论徐和群舒青铜器——兼论徐、舒与吴越的融合》[10]通过对群舒故地出土青铜甗形盉的研究,对群舒青铜器进行了分期,并且认为青铜甗形盉的造型是起源于本地的。同时对群舒故地出土的青铜兽面鼎的来源做了细致的分析考证,认为青铜兽面鼎是群舒和徐国共有的特征性器物。在徐国和群舒诸国灭亡之后,青铜质地和陶质地的兽面鼎出现在浙江绍兴及其南部地区的墓葬中,该地区并非徐国和群舒诸国的势力范围,由此笔者推断墓主人应为南逃的徐人和舒人。并且这些墓葬中还发现了具有吴越文化特色的器物。马今洪的《典型群舒青铜器的造型源流》[11]认为群舒青铜器中的典型器物流甗、兽首鼎、盒形器造型有着不同的来源,流甗的造型应该是从陶器而来,兽首鼎的造型应该是由青铜匜、附耳鼎和觥三者部分因素的结合并有所改造而成,盒形器的造型应当来源于竹编的器物或者是以竹编为内胎的漆器。郑小炉的《试论青铜甗(鬲)形盉》[12]一文对该类型器物的型式划分、造型来源、器物功能的猜测进行研究,认为此类器物形态特殊,地域性强,有明显的族属性特征。余

群舒文化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09-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