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贫困人口测算办法简介.ppt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贫困人口规模测算办法简介二零一二年四月七日?一、基本工作思路?1、确定本县贫困人口规模及发生率?(1)典型调查(运用 2009 年全国两项制度试点的 36个重点县、 108 个试点村、 25357 户、 101214 人的农户调查成果,分收入水平级次确定贫困发生率,按级次贫困发生率增加幅度的变化规律推算不同收入水平的贫困发生率)。?扶贫标准与贫困发生率呈正比关系,扶贫标准越高则贫困发生率越高;但扶贫标准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贫困发生率的增长幅度与较低扶贫标准时比较会发生一些变化,在扶贫标准的高阶段,扶贫标准越高则贫困发生率的增长幅度会越小。如:我省扶贫标准 1500 元时,对应的贫困发生率为 ;扶贫标准 1900 元时,对应的贫困发生率为 ;扶贫标准 2300 元时,对应的贫困发生率为 。在 1500 元—1900 元阶段,扶贫标准增加了 400 元,贫困发生率增加了 个百分点;而在 1900 元—2300 元阶段,扶贫标准同样增加了 400 元, 贫困发生率只增加了 个百分点。?(2)按照国家确定的扶贫标准和贫困发生率; ?(3)根据本县实际情况,测算确定贫困人口规模及贫困发生率; ?(4)报请省扶贫领导小组、省政府审定。?2、按科学方法将全省贫困人口规模分配到各级,并由各级将贫困人口规模测算到村。?(1)按省分配到市、州的贫困人口规模及发生率,将其测算分配到县; ?(2)按市、州分配到县的贫困人口规模及发生率,将其测算分配到乡镇; ?(3)按县分配到乡镇的贫困人口规模及发生率,将其测算分配到村。?3、识别贫困人口,实现两项制度衔接。?(1)各村召开村民大会,按下达的贫困人口规模推选本村贫困人口(其中包含符合条件的低保人口); ?(2)村内公示(不少于 7天)后上报; ?(3)乡镇审核,县级扶贫领导小组审定各村贫困人口。?4、建立档案,动态管理。?(1)县扶贫部门组织各相关部门及基层干部, 进村入户对贫困人口进行登记、建档立卡,建立贫困人口分布及两项制度衔接的原始档案; ?(2)由县进行微机录入,实行动态管理; ?(3)建立从县到省的微机档案体系。?二、基本逻辑关系?1、贫困标准由收入高低确定(一些国家由支出高底确定)。?2、在我国农村现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是确定贫困人口的主要标准。?3、在已经确定贫困标准的前提下,不同的标准对应不同的贫困人口规模。?4、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低与贫困发生率呈反比例关系。?5、样本区域采集纯收入的时段越长、采集数据距现在越近,越能客观反映样本纯收入实际;采集农村户籍人口数据距现在越近,越能反映实际。如采集的数据是加权计算的更好, 计算的偏差会更小。?三、基本运算步骤?1、录入基础数据。?(1)基础数据包括农村户籍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最近 3年

贫困人口测算办法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