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内容摘要:圣泉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安岳来凤乡胜前村,共13龛,可识别的题材有一佛四天王、道教造像、五十三佛、地藏、三世佛、毗沙门天王、千手观音变、观音地藏和地藏十王变。該处造像规模较大,保存较好,是一处较典型的前后蜀时期造像点,为学界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关键词:安岳;前后蜀;摩崖造像;千手观音变;地藏十王变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0-4106(2019)05-0075-11 AnInvestigativeReportontheShengquansiCliffCarvings inLaifengTownship,AnyueCounty,SichuanProvince NationalDemonstrationCenterforExperimentalArchaeologyEducationinSichuan University1CulturalRelicBureauofAnyueCounty2 (,Sichuan610064;,Sichuan642350) Abstract:TheShengquansiCliffCarvingssiteislocatedatShengqianVillageinLaifengTownship,AnyueCounty,,Taoiststatues,fifty-threeBuddhas,Ksitigarbha,Buddhasofthethreetimes,Vaisravana,illustrationsofThousand-armedAvalokitesvaraBodhisattva,AvalokitesvaraandKsitigarbha,,thecondition,size,andthematicvarianceoftheseworksmakesthissiteidealforfurtherarchaeologicalresearch. Keywords:AnyueCounty;FormerandLaterShuKingdoms;cliffcarvings;illustrationofThousand-armedAvalokitesvara;illustrationofKsitigarbhawiththeTenKings 圣泉寺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西北部的来凤乡胜前村四组和尚坡,西距乐至县8公里,北部10公里处为遂宁市安居区,南距安岳县城13公里(图1)。造像区北侧10米处有村道通往来凤乡及安岳县,南侧20米处为圣泉寺寺院所在,四周分布农田及民居。该处造像现存13龛,规模较大,保存良好,题材丰富,是川东地区典型的前后蜀时期的造像遗存,对探讨该时期造像题材及其组合、流传和体现的宗教信仰变迁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虽已有学者对其中的地藏十王变题材进行了深入讨论[1],但其他造像情况尚不为学界所知。2014年8月,四川大学国家级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岳县文物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队,对该处造像进行了科学、全面、系统的田野考古调查,获得了翔实的图文资料,兹将相关情况简报如后。一概况圣泉寺摩崖造像开凿于三个独立的红砂岩石包上,编号一至三号的三个石包,顺山势大致呈西南—东北向的直线排列。共开13龛。第1—6龛所在的一号石包为2012年当地村民修建文物保护房时掘出。造像四周遍布石质建筑构件及少量造像残件,应为早期寺院遗存。一号石包位于造像区最北端,平面近椭圆形,顶部平直,露出北、东侧崖壁,整体向东倾斜8度,有砖砌文物保护房围绕。、,自西向东开第1—5龛;东侧壁面较窄,、高2米,中央开第6龛。二号石包位于一号石包西南5米处,仅露出北侧崖壁,顶部覆土石,东侧内凹,宽8米、,自西向东开第7—11龛,第10、11龛位于东侧内凹处。三号石包位于二号石包西南约30

四川安岳来凤乡圣泉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