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1. 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 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 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 第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产生: 英格兰银行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 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象徵。 3. 商业银行产生的两条途径(1) 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2) 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按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 4. 商业银行的发展(1)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英美两国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 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 也是最早建立股份制的国家, 所以英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 企业的资金主要靠资本市场募集。(2) 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银行除了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外, 还提供了长期 1 贷款, 甚至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与债券,替公司报销证券,参与企业的决策与发展,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其地位 1. 商业银行的功能(1) 信用中介: 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 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 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2) 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 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 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等业务活动。(3) 金融服务(4) 信用创造(5) 调节经济第三节商业银行制度 1. 建立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原则(1) 有利于银行业竞争(2) 有利于保护银行体系的安全(3) 使银行保持适当的规模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1.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资金的安全, 保持资产的流动, 争取最大的盈利。即三性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1) 安全性目标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力,经得起重大风险的损失,能随时应对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2) 流动性目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能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对客户提存及银行其他支付的需要。第五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1. 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金融危机频频发生 2. 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银行面临激烈竞争 3. 银行监管不断加强,促使银行改善内控机制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第一节银行资本金的构成 1. 商业银行资本的内涵较为宽泛, 除了所有者权益外, 还包括一定比例的债务资本。商业银行具有双重资本的特点,为此,商业银行常将所有者权益称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 而将长期债务称为二级资本或附属资本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市场约束 2 .商业银行资本金的构成(1 )股本:普通股和优先股 A 普通股: 银行面临股东因银行净收入增加而要求增发红利的压力; 税后列支, 资本成本高; 增发普通股时,大股东因面临失去控股地位而可能进行阻碍。 B 优先股(一般常见,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可调整股息优先股和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无到期日, 不存在偿债能力; 优先股的资本成本低于普通股; 可提高银行财务杠杆系数;减缓银行普通股股价与收益比例的下降但,优先股税后列支,优先股股利无法从应税收益中扣除,且优先股在发放股利上灵活性(2) 盈余:资本盈余和留存收益由外源资本渠道形成的盈余称为资本盈余,而由内源资本形成的盈余叫留存收益。 A. 资本盈余主要由投资者超缴资本所形成的。(股票发行价与股票面值的差额) B. 留存收益是尚未动用的银行累计税后利润部分,是银行所有者权益的一个项目影响留存收益大小的因素:盈利性大小;股息政策;税率;银行使用该留存的程度以上为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3 )债务资本:资本票据和债券(后期偿付证券) 债务资本具有特殊性, 其所有者的求偿权排在商业银行各类存款所有者之后, 并且其原始加权平均期限较长。 A 资本票据:以固定利率计息的小面额后期偿付证券 B 债券优缺点: 债务利息税前列支, 可降低筹资成本; 增加这类资本不会影响银行股东对银行的控股权;此类资本有利于提高银行收益率但是,债务资本具有法定到期清偿性,故银行应注意支付能力,以免发生违约。(4 )储备金是应付未来回购、赎回资本债务或者防止意外损失而建立的基金,包括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和偿债基金等。储备金在应付贷款损失等资产损失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逐年累计提留; 在很多国家是税前列支。第二节银行资本充足性及其测定 1. 银行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资本数量必须超过金融管理当局所规定的能够保障正常营业并足以维持充分信誉的最低限度(1) 资本数量的充足性(2) 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2. 资本充足性的测定: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测定指标(1) 资本与存款比率( 10% ) (2) 资本与总资产比率( 8% ) (3) 资本与风险资产比率( >=15% ) 测定方
商业银行经营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