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班音乐教案:满童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班音乐教案:满童乐设计意图: 辽南满族的太平鼓(又称单鼓),是满族民间的一种乐器,在节日中人们用来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动是在幼儿对乐曲的风格、结构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运用已掌握的舞蹈语汇进行自主创意的基础上进行的。课前,教师引导幼儿集体设计了《满童乐》的A段节奏鼓谱和舞蹈,并通过练习基本达到能熟练表演A段鼓舞。另外教师还分组指导幼儿合作设计了B段节奏鼓谱。活动目标: 1、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新创编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练。 2、应用原有的动作、队形知识和教师新提供的动作语汇,分小组进一步完善自己创编的B段舞蹈。 3、在小组活动中体验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活动准备: 1、能够根据教师提供的舞谱比较熟练地表演A段舞蹈。 2、三个小组各自创编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谱,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表演各自的舞蹈。活动过程: 1、幼儿表演已经学会的舞蹈。 2、欣赏和模仿教师示范的新动作。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欢快的太平鼓舞,请你们欣赏。看一看,老师都做了哪些优美的动作? 幼儿饶有兴致地观赏老师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师表演之后,组织幼儿自由讨论。教师:请小朋友说说,你喜欢老师表演的什么动作?为什么喜欢? 幼儿1:我发现袁老师做了一个在后背打鼓的动作。教师:噢,后背打鼓的动作像什么? 幼儿2:像人们在搓澡,很有意思。幼儿3:我看到老师打鼓时,头先往后绕一下,再转到前面来打鼓,像照镜子一样! 教师:请你来学一学这个照镜子的动作好吗?(幼儿3模仿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4:我喜欢腿下打鼓的动作,像满族人骑马的样子,很勇敢、很神气! 教师:咱们一起来表演腿下打鼓的动作,看看像不像骑马?(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这一动作) 幼儿5:我喜欢两边打鼓的动作,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幼儿4边说边表演) 幼儿6:袁老师“向上跳打”的动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师:“向上跳打”这个动作特别有气势,表现出满族人豪放的性格,请小朋友一起来表演这个动作。(全体幼儿跟随着幼儿6表演这一动作)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是,由身体时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动作。还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发现? 幼儿7:我喜欢老师敲鼓沿的动作,感觉像跑步一样。(幼儿7边说边表演) 幼儿8:我觉得老师扭腰铃的动作特别好看,铃声也好听。教师:你们知道扭腰铃的动作,为什么又好看又好听吗? 幼儿9:老师前后扭腰铃,扭得很用力。教师:小朋友说对了,因为满族的腰铃特别长,所以要前后扭动,才能使腰铃发出清脆、好听的声音。咱们一起来扭一扭吧!(全体幼儿跟随着老师表演扭腰铃的动作) (本环节。教师舞蹈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舞蹈语汇,激起了幼儿发现学习的欲望。教师适时将新的舞蹈动作学习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引导幼儿去发现新动作,联想丰富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动作,以加深幼儿对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学习和掌握。) 3、分段创编。表演展示。(1)根据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创编。教师:上节课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满童乐》这首乐曲设计了节奏鼓谱。请小朋友看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出示A段乐曲的节奏鼓谱)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鼓谱中四分音符的节奏是用“大鼓的图形”标志出来,为什么这样设计? 幼儿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发出又响、又有力的声音。幼儿2:能表现出满族人民的勇敢。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作适合打大鼓? 幼儿1:一只手把鼓高举在头上,用另一只

大班音乐教案:满童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133613015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