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庸置疑,黄执中是本届比赛中最为耀眼的一位明星,他为国辩带来了一种新颖的风格。相信大家无不为他那充满激情的结辩说折服。不过激动之余,重新回过头来回味一下他的结辩,我们不难发现,充满感情的演说,却难以掩盖逻辑上的种种不足。另外,我们也不妨分析一下自己是怎样被黄执中打动的(这似乎比较有趣)。下面从第一场结辩词(辩词copy自央视国际网站),回顾并试图分析一下黄执中的结辩:"大家好!我们今天在这边告诉大家,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其实我们不是要来消灭广告,也不是对广告怀有敌意,也不是对商家怀有敌意,我们说报喜不报忧,我们强调的只是任何人在推销自我的时候一个本能的反应,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可以谅解这种行为,可是不能够误把这种行为,当成其实都有利。对方辩友刚刚讲到北京申奥,北京申奥当然是把北京最好的一面呈现出去,怎么可能呈现任何坏的一面,这是人之常情啊,可是这个申奥的时候,我们北京所提供的咨询,是对北京有利,我们会主动提供对对方有利的咨询吗?这是不可能的嘛。所以我们是在逻辑上告诉大家,任何的产品,不管你是怀着多么大的善意,不管你是多么有良心的广告人,它都有一个先天的限制,是它只能报喜不能报忧,无论是对方求职,还是我们辩论,都是只报喜不报忧。这是先天限制,这是第一点。"--这样定感情基调是黄执中的杀手锏。从几场比赛来看,他的结辩绝对不会直接去批判谁,好的东西他说他好,不太好的东西他也说感情上可以谅解(这和他说广告的特性好像有点类似^_^)。这种基调显然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原本赞成他观点的人当然是更加拥护,原本持反对态度的人也会因为找到一个自我缓冲而不会抵触他的观点。结果一下子就拉近了同观众的距离,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不知不觉中观众已经开始落入了他设下的感情陷阱之中。当然他第一句话中的这个自相矛盾后来被萧慧敏敏锐的抓住并给于了攻击,看来感情与理性之间的还是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的。“第二点,了解这个先天的限制之后,我们就要再往下讲。对于消费者而言,他跟厂商是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厂商是希望卖卖卖,希望消费者去买买买,对于厂商而言它希望的是赚到消费者荷包里的钱,我要怎么赚到钱,我商品本来有多好,我就把拍得有多好,本来没那么好,我就要把它拍得更好,这是任何事物的常理,我不去苛责厂商,可是我们要警告消费者。我们不去苛责原告,可是我们总要提醒被告,这是今天场上一个简单的相互的关系嘛。”--这里继续体现了情感攻势。虽然把广告商和消费者的关系说的如此之对立,但是却绝对要坚持底线,绝对不会直接对广告商作出攻击,“我不去苛责厂商”这句就是最好的体现。"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他们说广告一旦打出去以后,很多人来买,我的成本反而降低了,可是各位要想清楚,本来根本就不应该有广告成本的"--呵呵,这里显然是在偷换概念,墨尔本讲的是“产品成本”,黄执中谈的是“广告成本”,两者是风马流不相及。不知道后来萧慧敏为什么没能指出这一点?“为什么我们今天去买一个手机,发觉这个手机广告,不是单纯的介绍手机性能,那个张曼玉、巩俐或者布拉德·皮特的头像会比手机还大,为什么?它是单纯要传递咨询吗,我买的又不是布拉德·皮特,也不是张曼玉,所以广告它不是单纯地在传递产品咨询,它诱发你的欲望。你不够帅,你不够漂亮,你的儿子不够快乐,你的生活不够满足,买我的产品你会好开心啊!所以我们会过度消费,所以为什么信用卡一出来,人们一旦有了一
黄执中鉴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