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因果关系.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因果关系.doc浅谈因果关系浅谈因果关系作考:堪布慈诚罗珠发布时间:2011-04-23来源:慧灯之光一在这篇文章屮,我准备简单地谈一谈育关因果的问题,其小包括因果的木体、分别、支分细节以及对因果的疑问。什么叫做因果呢?比如说:一个人去偷盗,在偷了东西以后,在他的身口意屮哪一个是因呢?我们经常讲的业,在这里和因是一冋事。偷盗人用于•去抓一个东两放到自己的包里,这是不是叫作因呢?当一个人心里想:我要去偷这个东西,这个起心动念是因吗?上述身口意行为当屮到底哪一个是因?关于因果的解释,一切有部和唯识宗育很多不同的观点,但在名言谛小比较究竟的,还是唯识宗所阐述的观点。他们认为,每一个人从无始以来到成佛之间,都有一个心的相续,此心相续有时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识,有时候没有,但无论它有怎样不同的分别,总有-个恒时不灭的存在,就叫阿赖耶识。造了业以后,就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一个种子。还有一个比喻是:下雪的时候,如果将墨水倒在雪里,雪就变成了墨水的颜色,雪化之后,在地上仍可以看到这种颜色。同样的,如果以烦恼去造业,当这个烦恼消失的时候,这个业就会留在阿赖耶识上。业(或因)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就像稻谷的种子,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出它能生出稻芽,但它确实蕴藏着这样的能力。同样,当阿赖耶识上播下一个业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在因缘成熟后,它就会产生“果”,这个果也叫报应。所以,因(或业)的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上这种特殊的能力。当一个人杀生、偷盗的行为完成以后,在他的阿赖耶识上就会留下这个行为的种子。这颗种子什么时候发芽是不定的。经书中常川粮食的比喻來说明报应•的早晚。粮食蔬菜品种繁多,它们成熟的早晚也不相同。令些成熟只需要一•两个月,有些却需要五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差异來自于种子本身的不同,以及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索。同样的,经书里讲因的成熟有四种:一是今生报应。比如年轻的时候造业,小老年时得报,有时甚至史快,当下就可以看到果报。这是什么原因呢?某些特殊因缘可以使果迅速岀现,这个很快成熟的业,來自于它的对境和动机,在《百业经》中就汇集了很多这样的公案。比如说:僧众和普通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对境,如果偷僧众的东两或毁谤僧众的情形很严重的话,就有可能在当下或今生见到报应;如果对境是一般人,果报肯定是有,但不一定马上或在这一牛显现,这种差别是由对境不同而产生的。另外是动机的差异,如果杀生的念头非常强烈或蓄谋已久,以这样的动机去杀生,它的报应就会很快成熟,若杀生动机不那么强烈,则虽然有果,但不会很快显现。不很快显现的果又可分为三种:一是下一世一定会成熟的果。比如造五无间罪Z类的人恶业或人善业,在下一世一定会报应;二是虽然肯定有果报,但成熟期不定,或许三四代以后,或许更长时间;三是也许有果报,也许没有果报。从因果不虚的角度来看,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这个因(或业)的能力很微弱,当它遇到强人的对治力时,它的果就不一定发生。前血三种称为定业,第四种叫作不定业。业的这四种不同的能力唯令佛是全知的,其他的普通人乃至具有神通的外道和小乘阿罗汉也不能彻底了解。佛出世时,印度有许多外道,他们用神通亲眼看到i个一生行善的人,死后却去了地狱、做了饿鬼或堕为旁生,如果因果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为什么善无善报呢?于是他们认为因果之说完全是骗人的。一个一生行善的人为什么会堕落呢?因为,虽然他今生行善,没有造什么恶业,但是,我们并不知道他过去

浅谈因果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20-10-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