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
【原文】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含义】成语“难兄难弟”:nán xiōng nán dì
释义:形容两兄弟都好,难分上下。现也反用,讽刺两兄弟都坏。
【故事说明】颍川有个叫陈宴的人,自幼好学,办事公道。后来做了县官,更是廉洁奉公,百姓很佩服他。他的大儿子叫元方,小儿子叫季方,也有很高的德行。 元方后来被朝廷任命为侍中,又想让他当司徒官,但是他不干,朝廷又封他为尚书令。因为陈宴、元方、季方的声望极高,当时豫州的城墙上,都画着他们父子三个的图像,让百姓学他们的品德。 元方有个儿子叫长文,季方有个儿子叫孝先。有一天,他们为自己父亲的功德争论起来,都说自己的父亲功德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便一同来请祖父陈宴裁决。陈宴想了一会儿,对两个孙子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他俩的功德都很高,难以分出上下啊!”两个孙子满意而去了。
《世说新语•夙慧》第一条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太丘问: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①,饭落釜②中" 炊何不馏③?" 元方、季方长跪曰:" 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④。" 太丘曰:" 尔颇有所识不?" 对曰:"仿佛记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⑤,言无遗失。太丘曰:"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注释①萆bì:蒸锅中的竹屉。②釜fǔ:锅。③馏líu:蒸饭。④糜mí:粥。⑤更相易夺:意为互相补充
【故事说明】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 为什么没蒸饭呢?" 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 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 太丘说:" 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 兄弟回答道:" 大概还记得。" 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 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谢谢观赏
世说新语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