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城市规划年鉴概念规划【《翔安东坑湾片区概念规划整合》】该规划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4月~2007年2月编制完成并通过市规划局审查。本次整合规划在整合三家规划设计单位方案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东坑湾片区的功能结构,优化城市空间整体形态。规划范围主要根据东坑湾区岸线的完整性和片区南部腹地发展的需要而确定,片区东邻翔安大道,西邻同安湾,北接海翔大道,南至新店路,(含水域用地)。布局上以东坑湾区为中心,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用地环湾集中布置。沿湾岸线形成滨水绿化景观带,并结合绿化带布设步行游道,规划休闲活动设施。沿环湾带形成纵向绿化景观轴,将滨水景观引入片区内部。琼头村周边地区结合澳中游艇项目、市级文化中心及其它文化娱乐度假设施,规划作为旅游休闲中心。市级体育中心布置在海翔大道以南,翔安西路以西。新店路以北、翔安西路以东的用地规划一类工业用地,发展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农渔民就业问题。专项规划【《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该规划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3月~2007年2月编制完成。规划背景:2003年,厦门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新一轮的修编,确定了厦门市城市性质与职能、海湾型城市格局等关系城市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2005年,厦门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发展战略,为“十一五规划”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方向。城市发展速度增快、规模突破既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需作相应整合。规划内容:我院对厦门市城市空间布局进行新一轮的整合,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为基础,结合现有控规、各相关专项规划,确定厦门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并对用地规划进行整合。意义:城市空间布局上的整合,为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土地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城市发展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避免城市交通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出让三者的脱节,为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引导和支撑,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厦门市危险化学品用地布点规划》】该规划由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7月~2007年1月完成。2007年1月通过厦门市规划局审批。规划背景: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与向外扩张,原来处于厦门城市郊区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场所的布局及运输现状已经对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危害,这些场所以及周边地段正逐渐成为城市新的建成区,这些仓储设施严重威胁着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安全。由于道路和交通管理等原因,货物的进库出库运输已困难重重,不适应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同时,各个工业集中区的兴建,化学危险品储存显得尤为紧缺。因此,有必要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场所布局进行规划。规划目标:厦门市区内的大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外迁至较远的城市边缘区,消除城市内的重大安全隐患,在城市外围设立专门的危险品生产区、储存区,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同时在各工业区设置一定的危险品周转仓库,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环保的要求。规划范围:厦门全市。主要内容:对厦门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现状进行调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危险化学品用地布点规划。至2010年,厦门本岛绝大多数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存贮单位均向外进行搬迁或转移。在城市边缘地区,逐步建设危险化学品的专用仓储、交易和生产的基地。至2020年,
2007年城市规划年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