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窦炎如何防治最佳答案鼻窦炎,中医称为“鼻渊”,是一种非常多见的耳鼻喉科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都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主要分布在寒带地区发病。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诊断】 1 .鼻窦炎常继发于上感或急性鼻炎,这时原有症状加重,出现畏寒、发热、食欲不振、便秘、周身不适等。小儿可发生呕吐、腹泻、咳嗽等症状。 2 .多可出现—侧持续性、偶可发生双侧持续性鼻塞。 3 .患者脓鼻涕增多且不易擤尽,如向后流入咽部及下呼吸道时,刺激咽、喉粘膜,引起发库、咳嗽和咳痰,甚至恶心。 4 .前额部疼,晨起轻,午后重。还可能有面颊部胀痛或上列磨牙疼痛,多是上颌窦炎。 5 .晨起感前额部疼,渐浙加重,午后减轻,至晚间全部消失,这可能是额窦炎。 6 .头痛较轻,局限于内眦或鼻根部,也可能放射至头顶部,多虫筛窦炎引起。 7 .眼球深处疼痛,可放射到头顶部,还出观早晨轻、午后重的枕部头痛,达可能是蝶窦炎。 8 .慢性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外,还有如下特点: (1) 头痛较轻,一般多属闷痛、钝痛。(2) 嗅觉减退或消失。(3) 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后头痛可减轻。(4) 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痛加重。(5) 吸烟、饮酒、情绪激动时可加重头痛。(6) 有时可引起精神不振、易困倦、头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治疗措施】 1 .家庭用药(1) 急性鼻窦炎可用扑尔敏 4 毫克、每日 3 次口服; 复方新诺明 2片, 每日 2 次口服, 首次 4片, 红霉素 5 克, 每日 3 次口服; 呋麻合剂, 每日 3 次点鼻或 -1% 麻黄素生理盐水每日 3 次点鼻。,药物垂直滴入,然后再捏住鼻孔揉—揉,使药物充分吸收。(2) 慢性鼻窦炎可用 1% 麻黄素生理盐水, 每日 3 次点鼻; 5-10% 弱蛋白银, 每日 3 次点鼻。扑尔敏 4 毫克, 每日 3 次口服。 2 .中药及偏方(1) 黄连、辛夷花各 3 克,冰片 克共研细末,取适量药末吹入鼻腔,每日 2-4 次,适于急性鼻窦炎者。(2) 鱼腥草、东风桔根各 30克, 野菊花 24克, 豆豉姜、丝草各 15克。入地金牛根 6克, 每日 2 次水煎服。适于急性鼻窦炎者。(3) 葱白榨汁后过滤,用生理盐水配成 40% 溶液,每日 3-4 次点鼻。适于急性鼻窦炎者。(4) 麻黄、辛夷、甘草、茶叶各等量,水煎后过滤,每日 3 次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5) 鱼脑石粉 9 克,辛夷 6 克,细辛 3 克,冰片 克,共研细末,每日 3 次吹鼻。适于慢性鼻窦炎者。(6) 麦门冬、石豪各 5克, 知母、黄芩、栀子、百合各 2克, 辛夷、枇杷叶各 2克, 升麻 l克。每日 2 次水煎服。适于慢性鼻窦炎者,疗效理想。 3 .体位引流法先给病人用 l% 麻黄素生理盐水点鼻。如病人是上颌窦积脓, 取侧卧低头位, 健侧向下, 若双侧均积脓,于 15或 30 分钟后再做另一侧; 如病人是额窦或筛窦积脓, 取正坐位低头引流法。另外, 捏鼻闭口吸气动作、使鼻腔成负压,有助于体位引流,便于窦内脓液较快地排入鼻腔。 4. 按摩迎香穴、上迎香穴和内迎香穴, 每日每穴 30次。也可用微型鼻炎治疗仪按摩鼻通穴。均有治疗作用。 5. 使用滴鼻净类血管收缩药,切不可使用过
鼻窦炎如何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