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河特大桥跨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潮河特大桥中心桩号:K129+590,起始桩号:K128+,终止桩号:K130+,桥梁全长1387m。潮河特大桥跨越潮河,设计流量1656m3/s,,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T梁,先简支后连续,右幅第11、12联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柱式墩共184根,盖梁(含桥台盖梁)共94个,系梁共216个。特大桥跨越G111国道,由于地处山区,G111国道为该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车流量大,为了确保桥梁上部施工过程中G111国道的畅通和通行安全,在桥梁跨越G111国道施工时,在G111国道上设置安全防护棚。
G111国道从44#墩、45#墩之间穿过,第45跨桥梁跨越G111国道,根据桥梁上跨坠落高度确定潮河特大桥的安全防护等级为三级,防护半径为4m。
二、编制依据
1、潮河特大桥设计文件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
三、方案概述
G111国道从潮河特大桥44#墩、45#墩之间穿过,在进行桥梁上部施工时,防止有物体坠落,危及
到过往行人及车辆安全,故制定此方案。
在桥梁上部施工前,首先将G111国道两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标牌。在跨越国道的第45跨桥梁的正下方用钢管搭设一道长40米,宽10米,高6米的防护棚,在两侧用钢管及密目式安全网围挡,道路两侧设置相应的隔离防撞墩,设反光标志。在防护棚前方10m位置设置5m的限高标志,前方50m处设置限速慢行等标志。
制定道路保通措施,确保施工期间G111国道上行人及车辆安全。施工完毕后恢复国道交通。
四、施工方案
施工流程:基础施工→立柱施工→梁部施工→顶板施工→验收
1、基础施工
立柱基础采用地下预埋件,每个基础坑尺寸为100*100*100cm,预埋件大小为450*450mm钢板(厚度为10mm),预埋件下方采用5根直径为18mm的螺纹钢,立柱基础采用C25砼。
2、立柱设计
立柱采用外径为165mm的圆管(壁厚4mm),每根长度根据地形变化确定,柱子与预埋件连接处采用100*100mm直角三角形钢板(厚度为20mm),以保证柱子与预埋件连成整体。钢管底部与基础连接处浇灌成C25混凝土基础墩,尺寸为90*90*150cm,以增加柱子稳定性和防撞性能。立柱间距为5m,立柱间采用两根直径为60mm的钢管进行横向连接,间距3m,下层钢管距基础顶面2m布置。为增加防护棚稳定性和牢固性,两根柱子间均采用直径为14mm的圆钢从柱子顶部到底部十字形交叉连接,以保证每根柱子受力均匀。
3、梁部设计
纵梁采用I14工字钢,横梁采用直径为[10槽钢,间距300cm。
4、顶部设计
防护棚顶部设计为钢板防护棚,采用钢板,厚度为6mm。
五、施工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交通布控方案进行交通疏导,合理安排现场管理人员和布控交通安全设施。
2、在防护棚搭设位置周边的导行路段内,各种导行设施应齐全,标志应明显,标线应准确,有条件的区域还应设置减速带。在施工区域不能封闭的应采用警示路锥、反光水马等进行现场围栏。
3、基础采用混凝土
潮河特大桥跨线施工安全防护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