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上册学习目标: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画面;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学习重点、难点:从文中的相关语句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学会从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里发现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课前在黑板上画上小山村的简笔画,伴随着轻轻的音乐)同学们,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每当刘章爷爷想起家乡的一景一物,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随手在画面上添画“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课文来感受这普通搭石的美丽。(板书课题)师:请齐读课题生齐读:搭石——(这就是刘章爷爷家乡普通的搭石)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1、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什么是搭石?为什么搭石?谁搭石的?)我们的同学真会思考问题!你们提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里,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如果能“过目不忘”才好呢!……2、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搭石?(学生读文中的句子)师: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山洪过后,家乡的人们想到河对岸去干活、赶集、探亲访友,没有桥,也没有搭石,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个词语说说乡亲们是怎么过河?(生找出“脱鞋绾裤”)你能说说这词语是什么意思吗?(把词卡贴在黑板上)师:(利用板书)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收工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赶集就必须——(脱鞋绾裤)人们访友就必须——(脱鞋绾裤)师: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绾裤。从这一次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们体会到了乡亲们过河时的……?(不方便、辛苦、还会很麻烦。)师: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家乡的人们过河时的麻烦,甚至是辛苦。乡亲们就是靠着这一块块普通的搭石过小溪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搭石。3、学习2——4自然段:师: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搭石给刘章爷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他离开家乡多年后仍然难忘家乡小溪中的搭石,它虽然不是吸引人的山水,但它却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到第四自然段,一起来感受这搭石的朴实和美丽。(1)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谁愿意来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他有读得不对的地方,你悄悄做个记号,开始。师:好,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师:读着这些文字,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呢?从这普通的搭石身上,你们发现这里的人们怎么样?你从哪个词语中发现呢?(谴责——谴责什么?怎样谴责?满意——为什么这样?)因为搭石就是人们过河的桥梁,哪一处没有搭石就会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不便;如果搭石搭得不平稳,人们踩在上面就会有掉到溪里的危险。读到这里,这些普通的搭石能让你们感受到这里的乡亲们他们心中时时都装着——别人,乡亲们的心美吗?这普通的搭石美吗?(美)所以,(这普通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2)学习3、4自然段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就让我们跟随着刘章爷爷,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师: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
《搭石》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