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苏教版语文初二下册的课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一篇论述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证明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个道理。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明确文章中心论点,理解本文说理方法。2、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3、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观点,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不知道大家听说过这样一句诗没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去世10周年的时候写的。这首诗表面上看好像很矛盾,是什么意思呢?师总结:有的人虽然肉体活着,可是灵魂早已腐朽,精神早已颓败;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他的光辉品质和伟大精神却能流传千古。可见,一个人所谓活着,并不是肉体意义上的生存,而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精神的存在。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讨论一下,人的灵魂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多么重要。二、预习课文,自主学习1、通读全文,了解作者,积累字词。2、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本文论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是通过引用名言并阐释,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进行讨论:1、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意思。(温馨提示:注意段与段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句。)2、作者注意用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温馨提示:用谁的事例或谁干什么的事例来概括。)3、五个例子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去论述的?(温馨提示:注意文中举例后的分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重点的词语、关键的句子标示出来。)4、从这五个例子归纳出一个人的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四、交流展示:1、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2、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①阿基米德的事例②第欧根尼的事例③王尔德的事例④少女在喧闹的火车上读书的事例⑤青年画家自费参观画展的事例3、这五个例子是从多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的阿基米德爱思想甚于生命。第欧根尼珍惜精神财富甚于显赫权势王尔德珍惜精神财富甚于金钱。少女无视喧闹浮躁,保持精神追求青年画家牵心名画,保持纯正追求。4、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有思想;有丰富的精神财富;有纯正的追求。五、巩固运用1、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最后被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观点。可以把它与作家王尔德的例子调换吗?说说你的理由。2、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六、拓展延伸材料:(1)"林海燕是茂名市体育彩票10060销售点业主。化州彩民吴生用电话向林海燕预定体育彩票共700元。在吴生未交款和未取票的情况下,他电话购买的彩票中奖518万元。当彩票还在林海燕手上时,林海燕在500多万元巨款面前,不为金钱所动,立即通知了投注者前来领奖。"(2)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他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的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