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两日游2012年4月26日早八点,带着愉快激动的心情,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从咸阳师范学院出发去甘肃天水啦!旅游大巴车刚刚驶出咸阳大家都已经异常兴奋了。后排的同学们唱着欢乐的歌曲,热闹非凡。大巴在陕西境内行驶到宝鸡这段,到处绿油油的,煞是可爱,放眼望去全是庒稼,丝毫没有黄土高原的景象,只是远处有延绵的山脉,不是一座座起伏的山峦,而是整片平顶相连,想必就是高原的地貌了。远处的青山都披着绿树,绿色中间透着黄土的本色,不时能看见许多窑洞,而农民的住房已是二、三层的小楼了。过了宝鸡,下站就是天水,这段属于秦岭的一部分。果然除了穿洞就是过桥。很长的隧道,每个隧道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一出隧道,便被高大的青山包围,浑黄的河水顺着山脚蜿蜒在我们的脚下。由于海拔高的缘故,山腰上都飘着白云,藏起了山顶。说说笑笑,吃吃喝喝,四个多小时后,我们一行七十多人终于到了期待已久的天水啦!大家商议直接去著名的伏羲庙。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一想到真正可以到伏羲庙看一看,真的很激动。想想伟大的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就是从此发祥,脚下这块土地穿越了五千年的历史时空,无比神圣!正对庙门是一个戏楼,据说这是规矩,唱戏给祖宗听。门口一石碑上刻有“羲皇故里”几个字。进庙门右手一棵龙槐,左手一棵虎槐,取虎踞龙盘之意,只是现在虎槐已荡然无存了。往前走过一道门就是正殿——先皇殿。殿里供奉伏羲一三米坐像,还有一个小的可以移动的坐像,美其名曰请神。头顶的藻井全是八卦图案,组成六十四卦图,正中间是伏羲发明的洛书。后面一个庭院还有一个殿堂,建筑上取“前殿后寝”之意,即前殿为伏羲工作之所,此为休息之处。墙壁上所画,描写了伏羲女娲的功绩,殿的木质结构保存完好,为清朝时的作品了,正面窗棂为镂空木雕的一对龙凤,十分罕见,故此为镇店之宝。我们一行人在伏羲庙参观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因为时间有限,只能离开,但我不得不感叹,天水伏羲庙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文物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里的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参观完伏羲庙,我们又来到了玉泉观。玉泉观建筑群沿山脚而上,迤逦半山。红墙碧瓦,挑角飞檐,古树掩映,巍峨壮观。整个建筑围绕玉泉殿、三清殿展开,游人拾级而上,如入画图中。观内的“玉泉仙洞”,相传为卢、梁、马三真人羽化之地。洞南有碑亭一座,碑廊一处。碑亭为原“选胜亭”,现置“元代四面道流碑”一座,内容记述有关道教全真道之事,史料价值极为珍贵。碑廊中的名碑有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草书碑四幢,每幢各书五绝一首,笔法苍劲圆浑,流朗明丽,质朴豪放,为赵书中别一面目,观者无不为此珍品而赞叹。玉泉观现存古树名木50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10余株,500年以上古柏10余株,皆为珍贵的香柏。走出玉泉观,我们第一天的旅程算是告一段落。大家坐车回酒店。下午六点到晚九点是我们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宿舍六个人一起到天水市中心游玩(宿舍共八个姐妹,有两个陪男朋友逛街了,重色轻友!!!!!!!!)。我们在周围的商铺逛了逛,品尝了一些特色小吃。由于这一天的行程很紧凑,大家都早早回酒店休息了!第二天,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早饭吃的是天水特产,名为刮刮,是用荞麦面粥,烧糊了从锅底刮下来的。这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当地人称锅巴就叫“刮刮”。吃完早饭我们就急不可待地前往今天的第一站——仙人崖。来到了仙人崖,不知是凡人成仙还是仙人下凡之
甘肃天水游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