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创作》课程教案授课班级:教师:瓷工艺美院教案用纸授课容现代艺创作是大专雕塑专业的必修课,艺手工成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手工成型能力,动手和掌握艺基本的成型方法与步骤,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为创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总目标是使学生在较为系统地学习本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对现代艺形式美的认识,培养其动手能力;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课程的基本容是:。。,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教学要:,比较中、西现代艺之异同。。。。授课时数100授课日期教学目的本课程旨在研究纯用手制成型进行艺术表现的艺塑造,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粘土、釉色、窑火三者的统一认识进行徒手创作。了解艺具体的成型方式: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雕塑成型以及综合成型方法。。。,具有较强地驾驭泥性的能力。教学重的难点重点:学习现代艺创作的制作技法,了解各时代艺的特征,、:掌握艺的成型方法和装饰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突破如下难点: (1)帮助学生掌握艺创作的技法基础和培养学生艺欣赏能力和赏别能力(2)所有的难点,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的过程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作品,指导学生们共同分析。课后作业本课程共五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观摩国外的艺创作,绘制创作草图,资料阅览,泥的肌料训练。要求:(1)提高艺的审美欣赏能力和判断能力。(2)要求作学,并构思草图。手捏雕塑成型要求:(1)采用手捏雕塑的手法来表现自己的创意。(2)作品保留雕塑的手感和形式感。(3)造型可采用人物或动物或一套壶具。作业要求:,课程具体安排是:泥条盘筑成型要求:(1)泥条的搓揉手法。(2)泥条盘筑的一般知识和步骤。(3)盘筑造型要求高度40公分以上,数量2件造型各不相同。第三周,课程具体安排是:泥板成型要求:(1)掌握压制泥板的方法,。(2)采用半干式的拼结技法和卷泥板成型法。(3)造型高度在30公分以上,数量2件造型各不相同。第四周,课程具体安排为:手工拉坯成型要求:(1)能够控制好泥的中心。(2)拉出20公分左右高的碗形。,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为世界所瞩目,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中国的瓷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体现。1、中国瓷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中国瓷,在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彩”和“黑”为代表掀开了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光辉灿烂篇章,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1921年,在中国省渑池县仰韶村,首先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遗址中绘有红、黑或紫色几何图案的彩绘器,考古学者称之为“彩”,并称这一时代的文化为“仰韶文化”。1928年在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许多黑色器。器型浑圆端正,乌黑发亮,考古学家称之为“黑”,并称这一时代的文化为“龙山文化”。这两种文化相继形成了中国史前文化阶段的两个主要系统。此外还有与“仰韶文化”同时发展的“马家浜文化”,与“龙山文化”同时发展的“齐家文化”,以及“青莲岗文化”、“屈家岭文化”等。这些大多以红、灰、彩、黑为主的史前器,既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价值。每一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文化现象,商代在红、灰、黑和印纹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器表施青釉的早期青瓷,为中国的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大约在东汉时期,当时人们利用丰富的资源——优质的瓷土烧制出世界上第一件瓷器,成为我国的重大发明之一。中国的瓷器,从三国时代开始进入辉煌的发展时期,经历了南北朝、隋、唐,宋代作为中国瓷艺术发展的高峰,出现了不少的新品种,如宋代磁州窑白地黑花的罐、磁枕等,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和丰富。中国的瓷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延续至今,享誉世界。2、艺概念:艺是一门新兴的瓷艺术,其涵已经不是传统的“瓷艺术”概念。它是将现代艺术种现代派艺术创作思想和方法融入瓷艺术创作之中,突破传统的制作观念,尽情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瓷艺术。目前,在我国,艺已经走出工厂作坊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它与绘画和雕塑一样登上艺术殿堂,进入国际交流,并像中国画、油画和雕塑一样,由塑家构思、构图,亲手制作成艺术
现代陶艺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