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_范文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_范文
我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资源人均占有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解决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明确定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改革开发30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此相伴的是,我们在享受经济高增长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付出了能源、环境的巨大代价。为了改变这样的现状,走科学发展之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又在报告中指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200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2007年5月1日《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提出,要制定《循环经济法》,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循环经济法》列入立法计划,并责成全国人大环资委起草。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审议修改,专家们认为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为了使法的名称与主要内容相衔接,将原来的《循环经济法》改名为《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开辟了资源综合、反复利用的新途径。使得物尽其用、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的效率得到提高,环境污染排放得到减少。循环经济是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创新和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 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