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建筑史第四讲-陵墓建筑.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建筑史第四讲
陵墓建筑
第一节、夏商周春秋战国墓葬
在古人的观念中,活人居住的建筑称为“阳宅”,
死人的墓地建筑称为“阴宅”
从夏至西周,王公贵族们死后均葬入土坑墓,即在地面
挖岀深深的土坑,有矩形、方形、亚字形等。土坑底用
巨木以井干方式建成棺椁,土坑底和地面间由坡道
羨道相连,棺椁至地面间以夯土填充。地面上不起封土

春秋战国时期,夯土高台的发展影响到了陵墓的形制
此时的陵墓开始立碑、起封土,追求高大明显,并在墓
地上起数层高的夯土台,台上建享堂。传说孔子不忍其
先人的墓地无法辨识。遂起封土以进行标记,后人于是
纷纷效而仿之

好Tm

■左图为妇好墓剖面,右图为其地面享堂复原想像。
2、中山国
e
中山国兆域复原想像图
第二节秦汉魏晋南北朝陵墓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建筑经历了一个
巨大的变化
西汉时期,帝陵的地下部分基本采用土坑墓,它以黄肠
题凑为墓室,较少使用砖石
自东汉起,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
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隆、拱券结构
秦、汉皆时兴厚葬,地面陵园形式相似,均在墓室地面
上起巨大的夯土台作为陵台,陵台外围以数重围墙
三国时期战乱纷扰,很多陵墓均因葬有大量财宝而遭盗
掘。于是在曹操提倡下,薄葬之风由东汉末年一直贯穿
至南北朝,因此南朝帝陵的规模只与汉代太守墓相仿。
1、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陵
区以东为正向,位于陕西临潼骊山主峰
北麓原地上。陵台呈方锥形,分为3层,
陵台外有两重墙垣,整座陵墓面对渭水
平原,背靠骊山主峰,气势磅礴
方上(陵台)
2、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级别墓室的
建筑方法。“黄肠”指柏木(其树心为
黄色),“黄肠题凑”就是用柏木段
层层垒起木墙

中国建筑史第四讲-陵墓建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AN
  • 文件大小7.49 MB
  • 时间2020-11-06
最近更新